雉子筵 Zhì Zǐ Yán 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瓢子、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莓叶委陵菜、瓤子、菜瓢子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主疝气,干血痨 英文名Herb of Dewberryleaf Cinquefoil 始载于《陕西草药》 毒性 归经肺经、脾经 药性温 药味甘 ...
益中气,补阴虚,止血。 雉子筵主治 主治疝气、干血痨。 雉子筵的禁忌 临床应用于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子宫出血:口服一次2~3片,每天3次。(糖衣片:每片含生药浸膏0.2克=1克生药。) 雉子筵选方 主治疝气及干血痨:每日15~25g,水煎服或黄酒煎服。 雉子筵药用部位 为蔷薇...
雉子筵的作用 《陕西草药》:益中气,补阴虚。治疝气及干血痨。 主治疝气及干血痨:每日3~5钱,水煎服或黄酒 煎服。 【雉子筵的图片】 【雉子筵的药理作用】 本品有效成分胃d-儿茶素,有增强毛细血管收缩作用和收缩子宫作用。 【雉子筵的临床应用】 于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
本植物的根(雉子筵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多石地,草原及梯田旁。分布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陕西草药》:"甘,温。" 功能主治: 《陕西草药》:"益中气,补阴虚。治疝气及干血痨。" 用法用量: 内...
名称雉子筵(Zhì Zǐ Yán) 英文名Herb of Dewberryleaf Cinquefoil 别名满山红、莓叶委陵菜瓢子 功能主治益中气,补阴虚,止血。主治疝气及干血痨:每日3~5钱,水煎服或黄酒煎服。临床应用于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子宫出血:口服一次2~3片,每天3次。(糖衣片:每片含生药浸...
【药名】:雉子筵 【拼音】:ZHIZIYAN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全草。 【功效】: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治疝气及干血痨。 【性味归经】:甘、温肺、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别名】:瓤子、满山红(《陕西草药》)、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中草药通讯》...
雉子筵[ zhiziyan ] 别名:瓢子、满山红、毛猴子、软梗蛇扭、经如草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肺、脾经。功效作用 主治 禁忌 药用部位 功效与作用 益中气,补阴虚,止血。 主治 主治疝气、干血痨。 禁忌 临床应用于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子宫出血:口服一次2~3片,...
莓叶委陵菜 别名:雉子筵(江苏),毛猴子(江西)。 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蔷薇科 Rosaceae [点击上图放大]多年生草本, 高约30cm, 茎直立或倾斜, 有长柔毛。基生叶为奇数羽状复叶, 叶柄长,有长柔毛; 托叶膜质; 小叶5~9, 上部小叶大, 下部小叶较小, 椭圆形至倒卵形, 长1~9cm, 宽0.5~5cm, 先端...
功能主治方面,雉子筵的功效显著,主要用于增强中气和补益阴虚。它对于一些特定的病症,如疝气和干血痨,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一般建议每日服用3至5钱,用清水或黄酒煎煮后服用,以达到最佳效果。在临床应用上,雉子筵特别适用于治疗一系列与子宫出血相关的问题。例如,对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
这种雉子筵植物是一种多年生的矮小草本植物,其高度通常在5到26厘米之间。整株植物被细密的毛绒覆盖,显示出独特的外观。它的根部结构较为复杂,主根粗短,周围有多个侧生支根,颜色为暗褐色。茎部较为柔弱,既可以直立生长,也可能微微倾斜,展现出灵活的形态。在叶子方面,雉子筵植物拥有单数羽状复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