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中国报协集报分会副会长,西北、天水市集报领衔人,天水养正堂报刊博物馆馆长汪继良,被人们称为集报王。五十年风雨兼程,二秩载砥砺前行。年逾古稀的他矢志不渝,锲而不舍地做着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收藏的古今中外各类精品报纸不计其数,一手操办的评报展报办报用报、交流联谊活动如火如荼。他利用自己...
”在“集报大王”李铁光的家里,77岁的李老一边向记者展示他记录的《丰台时报》“报目”,一边分享藏报感悟。在这本发黄的“报目”册里,密密麻麻记录着他收藏的三万多种报纸,报名、报型、开张等信息一目了然。集报六十余载,“集报大王”李铁光的故事被各大媒体报道,在全国举办报展一百多次。但要看最...
本报讯(记者 刘珂言)“没想到看了这张报纸40余年,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张报纸的新闻主角。”4月6日,当记者把刊登有攀枝花“集报王”邢化文老人故事的《攀枝花日报》和《文摘周报》送给邢化文时,老人激动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家住西区清香坪金沙西苑小区的邢化文老人,用40余年的时间坚持阅读各类报纸,并收藏《...
在黔南州的贵定县城,有一位集报老人石天柱,在80多年的集报生涯中,收藏的各类报纸有四万多种,四十万份之多。2002年,石天柱曾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集报数量之最”的称号。 石天柱的家是一个独院,门脸不大,院里是一溜几间平房。我在2012年的4月曾去拜访过老人,那次聊了有近一个小时。三年后的2015年6...
《中国梦—365个故事》集报王 BTV新闻 2017-05-15 11:47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当年17岁的李铁光与报纸结下不解之缘。此后,每逢国家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李铁光都会去收集各地的报纸留做纪念。报纸是历史的真实见证,收集报纸就是收藏历史。 浏览300 推好文,得时间币 评论 ...
他被人们称为“农民集报王”,他是远近闻名的“报痴”,他集报40年凭孜孜不倦不但集得古今中外各类报刊两万多种数十万份报纸,他还成功创办起“倪健报刊收藏馆”。 12月10日,“深藏”我市通州区姜灶镇、被人们美誉为“中国农民集报大全第一人”的倪健表示:收藏各类报刊见证报纸发展历史,是他这辈子最快乐的事!
次日(4月17日),《宝安日报》在第6版刊发记者和通讯员写的新闻稿《“深圳集报大王”卢汉旺无偿捐献,1957年〈宝安报〉深圳博物馆珍藏》并配发一张图片。此后,《宝安日报》先后两次均以整版篇幅报道我收藏报纸和捐献1957年《宝安报》的情况。一是2008年12月10日《宝安日报》第26版,刊发记者写的《“我收藏过...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四块玉社区的居民李铁光曾是北京人民机器总厂的一名老工人,而他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响亮称号——“集报大王”。提起收藏报纸的故事,李铁光坦言,自己能和报纸结下数十年的缘分,还是因为《北京晚报》呢。那是在1960年左右,自己还是十几岁的学生,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生活不...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李玉坤)12月10日到12日,在位于东城体育馆路街道的德必WE二楼剧场,300多份旧报纸向公众展览,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成就。 这些报纸是有“集报大王”之称的退休工人李铁光从自己所藏的10万份报纸中挑选出来的。 记者了解到,东城区体育馆路街道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专门与李铁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