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为您呈上资源~ 点击[集古录跋尾十卷.pdf]即可轻松获取! 你对这类资源平时关注多不多,还有其他想要的资源吗?
《集古录》是欧阳修的又一伟大贡献。如果说他的书论影响力止于当时的话,那么这本书则在中国学术史上有开创之功。它是目前所有金石碑帖著录类书籍中最早的一部。《集古录》据欧阳修自述花了十八年的工夫,但是今本第一卷《前汉雁足灯铭跋》所记为“熙宁壬子四月”这比成书又晚十年,且去其逝世已不足半载。...
在中国古代文献学和艺术史研究领域,欧阳修《集古录》无疑是一座丰碑。这部作品不仅推动了碑刻研究的兴起,而且为后世学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研究方法。本文旨在探讨《集古录》对碑刻研究的影响,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书法老师:吃透这10个字,再难写的字都可以写好一、《集古录》的编纂背景与目的欧阳修是...
《集古录目序》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出自《欧阳文忠集》。作品原文 集古录目序 物常聚于所好,而常得于有力之强。有力而不好,好之而无力,虽近且易,有不能致之。象犀虎豹,蛮夷山海杀人之兽,然其齿角皮革,可聚而有也。玉出昆仑流沙万里之外,经十馀译.乃至乎中国。珠出南海,常生...
其自为书,则自宋方崧卿裒聚真迹,刻于庐陵 (今江西吉安),名以《集古录》,是为合编本。该书刊行,为第一部金石考证专著。对于金石铭刻,欧阳修遇“与史传不同者”、“有褒有讳,疑其不实”,至于世系、子孙、官封、名字、因 “无情增损,故每据碑以正之”。该书在订正史籍错误、补充史传疏漏、考索典制渊源...
《集古录跋尾》欧阳修书,行书,金石考证汇编。成于北宋嘉祐八年。纸本,纵2 7·2厘米,横171·2厘米。凡五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七百九十二字。原十卷,现仅存文稿四纸,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据《宋史》等古书记载,欧阳修以公职之便,广泛观览公私所藏的金石遗文,依此编写了《集古录》十卷。《集古录...
《集古录 四库本》,作者:[宋]欧阳修, 《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共10卷,书成于宋嘉祐八年 (1063)。
《集古录跋》是欧阳修于1064年创作的作品。欧阳修 (1007-1072),宇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西庐陵(今吉安)人。曾任朝廷礼部侍郎、观文殿学士等职,谥文忠。他嗜古好学,博通群书,提倡质朴的文风与韩愈等合称唐宋八大家。着有《欧阳文忠公集》。欧阳修为北宋文物鉴赏风气的引领者,常利用公职之便,...
《集古录目》,古代金石学著作。北宋欧阳棐撰。原20卷,现仅存辑佚本10卷。与欧阳修的《集古录》并行的还有《集古录目》一书,是熙宁二年(1069)欧阳修命其子欧阳棐编录的。书籍简介 由于《集古录》只收录400多篇有题跋的拓本,大多数无跋尾的拓本未收录在内。《集古录目》则包括了欧阳修家藏的金石拓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