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 西园雅集图卷 石涛《西园雅集图》中共展现二十四人,衣着变化,形态各异,水源、洞门林木、丘石互生,且整体采用满构图的形式,实中见虚,其费时费力之多是显而易见的。图后自题其文,书画相得益彰。画面背景山石、树木、溪水铺陈周密,人物穿插其间,情景交融。“西园雅集”是北宋李公麟以来一个较为引人注目...
《西园雅集图卷》这幅明人绢本设色的作品,虽然画师不详,但在故宫的书斋展中依然令人瞩目。它不仅中规中矩,还点题亮眼,令人神往。这幅画依旧绽放着文人精神,仿佛在向世人致敬。在这幅画中,名儒硕辅们觥筹交错,十六位大家倾雅尽欢。米芾题字道:“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苏轼则写道:“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
陈洪绶《雅集图卷》,纸本,水墨,纵29.8cm,横98.4cm,现藏上海博物馆。画中人物采用白描勾勒,线条清圆细劲,笔墨奇纵,其用笔灵动多变,显现出他“平中见奇,奇中见平”的典型画风。在整个中国人物画史中,陈洪绶的人物画风可谓独树一帜。在陈洪绶作品中的人物大都造型怪诞夸张、高古奇骇,打破了以往形式...
《罗建泉九老雅集图卷》九老,亦称“香山九老”,相传唐朝时,由胡杲、吉玫、刘贞、郑据、卢贞、张浑、白居易、李元爽、禅僧如满等九位七十岁以上的友人在洛阳聚会,欢醉赋诗,作九老诗,绘九老图。历代画坛名家都绘有九老图,宋代李公麟,刘松年,马兴祖,明代谢环,近代陈少梅、张大千、傅抱石多绘过此类图。...
其中,马远所作的《西园雅集图》(卷,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9.3厘米、横302.3厘米,现藏于美国纳尔逊·艾金斯美术馆)是存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由于早于这件作品的由李公麟等人创作的《西园雅集图》已经不存,因此,它也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西园雅集图”。马远《西园雅集图》艺术地再现了北宋末年一次非常值得记录的16...
石涛 西园雅集图卷 石涛《西园雅集图》中共展现二十四人,衣着变化,形态各异,水源、洞门林木、丘石互生,且整体采用满构图的形式,实中见虚,其费时费力之多是显而易见的。图后自题其文,书画相得益彰。画面背景山石、树木、溪水铺陈周密,人物穿插其间,情景交融。 “西园雅集”是北宋李公麟以来一个较为引人注目的画...
雅集活动缘起于一幅由明代王式所绘的《西园雅集图卷》,画作现为三苏祠博物馆收藏,关山月美术馆举办的“长风几万里:关山月与近代以来山水诗意画专题展”展出了这幅长约346厘米、高度为35厘米的长卷画。8月25日,它结束了这趟首次出川的旅程。开场讲座以“西园雅集:中国绘画史中的经典文宴”为题,关山月美术馆副...
雅集图卷——陈洪绶作(局部) 纸本墨笔,纵29.8厘米,横98.4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人物画大家。其作品人物造型受唐人影响,绘画技巧则取李公麟白描之法。在“师古”的问题上,他认为:“今人不师古人,恃数句举业短丁或细小浮名,便挥笔作画,笔墨不暇责也,形似亦不可比拟,哀哉。欲扬微名供人指点...
罗建泉查阅古今雅集图及文献,跟据自己的理解将西园雅集人物、景物参差错落,穿插得宜,节律恰当,浓墨纤毫间尽现浪漫才情。早年罗建泉先生曾作有《兰亭雅集》等雅集作品及手卷,风格取法于傅抱石。本卷西园雅集图卷少泉先生场景取法马远,结合傅抱石的人物山水技法,以金陵画派山水特征融入了画面,画面中物象非常丰富,树木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