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时(07:00-09:00) ,雅砻江流域集控中心工作人员根据水文气象预报,科学开展流域水电联合优化调度,并与流域电厂沟通实时调度情况。锦屏、二滩、官地水电站中控室内,电厂运行人员交接班,已经值守8个小时的夜班运行人员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白班人员接过电力生产保驾护航的接力棒。检修人员召开班前会,班组长对一天的...
在雅砻江镇附近,随处都能感受到浓厚的防火气氛。 坐车从木里县城到雅砻江镇,要经过几个岗亭,工作人员会过来拦车,询问是否吸烟,并发出防火告知书。镇上每家每户的门口,都贴着“凉山州森林防火公告”,有的人家还有签字画押的防火承诺书。靠近雅砻江的路边、菜市场的班车上、KTV楼下,都贴着红色横幅,有的写着:火情...
余成明是一位来自四川雅砻江边的朴实农民,多年来以采集燕窝为生。在这片崇山峻岭之间,他是当地几乎唯一还在从事这一古老行业的人。余成明的采燕技艺是从父辈传承下来的。在他年轻时,村里还有不少人从事这一行当。但随着时代变迁,许多人纷纷外出打工,寻找更安全、更稳定的工作。而余成明却选择留下来,继续守护这...
虽然雅砻江一带的居民常有采燕窝的,但其实就那么几个人在坚持。一代人中只有极少数人敢于尝试上山采燕窝。因为,采燕窝的过程实在是太凶险了。包里的燕窝,几乎都是余成明拿命换回来的。金丝燕搭建燕窝的位置都是精挑细选过的。不是在山洞里,就是在悬崖边。几百米的悬崖峭壁,望下去是深不可测的雅砻江。恐...
夜来雅砻人潮涌——山南市体育场夜市见闻 夏日傍晚,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山南市体育场周边灯火辉煌、远近通明,场内、场外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在体育场西侧的活动广场上,一群围坐成圈的中老年市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他们是非遗朗玛堆谐舞蹈队的成员,正在等待舞蹈队领队尼玛次仁和央宗的到来。...
久负盛名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是西藏黄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而黄面具则是扎西雪巴藏戏最重要的道具,这个看似简单的黄色面具,其实是用纯正的山羊皮做的,羊皮正面要缝制12层布。中国网记者 郑亮摄 作为雅砻扎西雪巴藏戏的代表性传承人,尼玛次仁在每次演出前都会仔细检查面具,不能让这个重要道具有任何瑕疵。中国网记者 ...
曾几何时,海子村还有五六位采燕能手,他们同舟共济,互帮互助。然而时光荏苒,伙伴们逐渐淡出了这个行当。渐渐地,余成明成了这里最后一位采燕人。寂寞孤独,在寒夜时分常常袭上心头。采燕,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离开了雅砻江的峡谷,他便如离开了氧气,无法呼吸。作为一个传统农民,余成明最大的心愿,就是把毕生所...
山南网讯8月15日至8月21日,时值2015雅砻文化节举办之际,山南地区体育场更显热闹非凡,当广大人民群众为一场艺术盛宴欣喜时,有一群人早已为了活动的安全顺利早出晚归、保驾护航,他们或疏散人群,指挥交通,使其井然有序;或屹立风中,目不转睛,形成震慑力量;或徒步巡逻,悉心观察,保群众出行平安。他们,是雅砻文化节幕...
在他40多年的“采燕”生涯里,见证了燕窝从20元一斤,飙升到最高26000元一斤;见证了身边的“采燕人”,因意外或年龄一个个离去;见证了雅砻江上,正在逐渐失传的“采燕”工作。而今,雅砻江的千仞绝壁上,他成了最后的“采燕人”……海子村“采燕人”余成明 燕窝,一种我们常说的滋补食品,进入我国成为滋补...
迎着冬日的朝阳,“美丽山南·幸福雅砻”——2021网络媒体山南行活动组一行从泽当往东南出发前往曲松县。 进入曲松县境内的盘山公路 曲松距离泽当60余公里,曲松县原名拉加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曲松,藏语意为“三河”。因色布河、江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