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足灯的意思 雁足灯含义解释 雁足灯 [ yàn zú dēng ] ⒈ 汉代宫灯。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什么是雁足灯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宫灯。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引宋 陆游 《秋思》诗之八:“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宋 欧阳修 《前汉雁足灯铭》:“煜守 丹阳 日, 苏氏 者出古物,有铜鴈足鐙,制作精巧...
雁足灯 [ yàn zú dēng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àn zú dēng ] 汉代宫灯。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近义词 黄澄澄 繁体字 千里眼 读后感 里程碑 ©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百度首页 问题反馈 商务合作 关注微博 ...
建昭三年中宫雁足灯,文物,西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中宫雁足灯,辽宁省博物馆藏。铭文著录于容庚编《金文续编》。雁足灯通高69.4、底径21.4、灯径19.9、擎柱径4.1厘米,重9.40公斤。其造型为通体青铜制造。下有圆趺,中立直柱为灯擎,上部分有三支如雁足形,雁足上托以环状灯盘,盘内有格将灯盘分为...
其铭曰:(一)建昭三年,考公辅为内者造铜雁足灯,重三斤八两,护建左博啬夫福椽光主右丞宫令相省,中宫内者第五,故家。 (二)今阳平家画一至三,阳朔元年赐。 今特整理耿自礼先生日课《汉元康元年、建昭三年雁足灯铭》临习作品一通,与君共赏。 (局部欣赏一) ...
西汉雁足灯 西汉雁足灯,通高13.5厘米,盘外径11.4厘米,重0.82千克。保利艺术博物馆藏。西汉 雁足灯 说明:保利艺术博物馆藏 通高13.5厘米,盘外径11.4厘米,重0.82千克 西汉。凹槽形灯盘,柄和座仿雁足,构思精巧,既沉稳有美观。
铜雁足灯有两个灯盘,均近似圆形,浅盘,直壁,细长柄身,雁足状底座。盘壁外侧刻有铭文“江都宦者容□升半升重十斤十二两”。考古资料显示,铜雁足灯共出土十余件,主要见于汉代高等级墓葬。1980年江苏扬州东汉广陵王墓曾出土过一件铜雁足灯,其口沿处刻有铭文“山阳邸铜雁足长镫建武廿八年造比十七”,为“雁足灯...
雁足灯含义解释 雁足灯 [yàn zú dēng] 汉代宫灯。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雁足灯引证解释 雁足灯 [yàn zú dēng] ⒈汉 代宫灯。灯座刻有雁足形状。 引宋 陆游 《秋思》诗之八:“眼明尚见蝇头字,暑退初亲雁足灯。”宋 欧阳修 《前汉雁足灯铭》:“煜守 丹阳 日, 苏氏 者出古物,有铜鴈足鐙,制作精巧。
雁足铜灯的灯盘下有刻铭46字:“建昭三年,考工工宪造铜雁足灯,重三斤九两。护建、啬夫福、掾光主、右丞宫令相省。五年十二月输”。铭文大意为:建昭三年(即公元前36年),西汉皇家官营的制器机构考工室,一个名叫“宪”的人制作了铜雁足灯。此外,铭文还记载了灯的...
@惠生活雁足灯 惠生活 雁足灯是汉代的一种宫灯,其灯座刻有雁足形状,因此得名。以下是对雁足灯的详细介绍: 一、历史背景 雁足灯主要在战国时期出现,并在汉代得到广泛使用。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具有照明功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二、造型特点 雁足灯通常整体呈雁足形,大雁的腿部托住一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