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止痒。 雀翘主治 主治肠炎,痢疾,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痔疮,蛇、狗咬伤。 雀翘用法用量 日常用法: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捣汁饮。外用适量,水煎熏洗,或鲜品捣敷。 雀翘选方 1、治风湿性关节炎:箭叶蓼120g。水煎,洗患处。 2、治脚膝风湿痛:箭叶蓼...
雀翘 Què Qiào 别名去母、更生、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秋雀翘、降龙草、走游草、钩钧草、尖叶寥 功效作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疼痛;疮痈疖肿;泄泻;痢疾;毒蛇咬伤 英文名 始载于《名医别录》 ...
雀翘,为蓼科植物箭叶蓼的全草。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华东及陕西、甘肃、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西等地。 药材名称 雀翘 拼音Què Qiào 别名 去母、更生、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秋雀翘、降龙草、走游草、钩钧草、尖叶寥。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雀翘,...
《中华本草》:雀翘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雀翘,生蓝中。叶细黄,茎赤有刺,四月实,实锐,黄中黑。五月采,阴干。 实际拼音: Què Qiào 别名: 去母、更生、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秋雀翘、降龙草、走游草、钩钧草、尖叶寥 来源: 药材基源:为蓼科...
(《湖南药物志》) 2.治胃气痛箭叶蓼研末,每次吞服2~3g。 3.治子宫脱垂箭叶蓼50~100g,水煎坐浴。 4.治湿疹、疮毒箭叶蓼适量,研末,油调搽。(2~4方选自《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 5.治风湿雀翘120g,煨水洗患处;并用雀翘捣绒,取汁一小杯服,1日3次。(《贵州草药》) 注意事项:/...
雀翘别名去母、更生、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雀翘的功效与作用:①《别录》:(果实)主益气,明目。②《陕西中草药》:全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治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疹,皮炎,皮肤
雀翘,又名去母、更生,是《别录》中的一种传统植物。它的其他别称包括长野荞麦草、大叶野荞麦草、长叶荞麦草、倒刺林、养麦刺、水红骨蛇、秋雀翘、降龙草、走游草和钩钧草,以及尖叶寥。它的汉语拼音为"que qiao"。在拉丁学名中,雀翘对应于Polygonum sagittatum L.,特别指Polygonum sieboldii ...
雀翘 ( Què Qiào ) 别名: 长野荞麦草 , 大叶野荞麦草 , 长叶荞麦草 , 倒刺林 , 养麦刺 , 水红骨蛇 , 秋雀翘 , 降龙草 , 走游草 , 钩钧草 , 尖叶寥 , 去母 , 更生 雀翘(出处: 《中华本草》 ) 主治: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风湿关节疼痛;疮痈疖肿;泄泻;痢疾;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
雀翘,这一自然的宝藏,源自蓼科植物箭叶蓼的果实或全草。它的性味独特,果实味咸,而全草则带有酸辛之味,性质凉爽,并含有轻微毒性。🌱在中医的宝库中,雀翘被赋予了多种功效。果实被认为能益气明目,为身体注入活力。而全草更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良药,对于肠炎、痢疾、蛇狗咬伤、疮疖肿毒、瘰疬、带状疱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