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不为高力士所容,慨叹之余,“逃丘园而不返, 使人常高其风而不敢昔焉”;杜甫仕途不顺,寻访隐士,“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苏轼遇见山人顿生禅意,自比仙鹤,“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常建借宿王昌龄的隐居,也写了两句著名的隐逸诗,“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渔父 李...
许浑喜欢徜徉于名山大川,并寄情山水之间,他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也在诗行中表达出对田园生活隐逸、闲适的向往。这首诗创作于诗人晚年,传达出许浑对林泉生活的赞美之意。诗的大意是:朋友从朝中谏诤归来,便开始效仿商山四皓,隐居于茅山的华阳洞。洞边的深潭波光粼粼,群峰倒映,各种景物宛然可见。深秋...
惠头条 隐逸诗精选三十五首 2019-03-25 22:23 -1-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
周敦颐别的没有看见,唯独望见渔樵,这可以说,表达了他对仕途世俗的厌倦,对宁静淡泊闲适生活的向往。渔樵自古就是文人墨客描画吟诵的主题,也是文人士大夫笔下的理想境界。陶渊明梦中的桃花源,就是通过渔人来展开的。周敦颐这首诗,遥见樵渔一路归,诗歌末尾以景结情,升华主题,实际上也就是一种陶渊明的隐逸诗歌...
借宿故人旧居,常建感触很多,加上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宿王昌龄隐居》。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当时已是盛传的名篇,也是常建的代表作之一。在此,我们来读读这首经典名篇。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在...
诗人创作此诗时,因金亡元至而选择归隐山林,所以才有“直拟是仙家”这一句。表面上是在说错把农舍当仙居,实则却是幻想中的仙居光成农舍。这种身份上的错位,暴露出诗人“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矛盾心照。这般深沉的忧患意识,在尾联以佳景衬哀情,使人读罢不由长叹不已。纵观全诗,诗人似乎是用着轻快的...
《龙潭夜坐》:一首蕴含隐逸诗情的佳作,尽显坦荡豁达、轻松快意 繁花盛开,值得一看再看 风轻云淡,值得一品再品 关注八里曹韵,这儿有最美的文章 《龙潭夜坐》王守仁〔明代〕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
《诗经》138之《陈风·衡门》:一首安贫乐道的隐逸诗 今天要学的这首《衡门》,是一首安贫乐道的隐逸诗。这首诗有个比较特别的地方,就是开篇就发表议论,接着第二节、第三节再展开描写。诗人虽处陋室,却可以自得其乐。诗人的这种乐观精神也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此“衡门”二字也被用来借...
一、诗境丽人,隐逸山水: 1.《鹧鸪天·芳草无情》(马致远) 东篱菊已黄,圃竹苔斜,深酣睡,闲人少。 泉心石下过灵扉,谢痕点翠针,静锁到斜晖。 2.《庐山谣寄卢炳文》(赵师秀) 主人读书醉不了,琼露满天春卧笑。 若敢信君非此意,从今莫过洞庭沼。 二、山水诗韵,隐逸心境: 1.《临江仙·溪仙词》(杨万里)...
所以陶渊明有没有模仿过《考槃》不好说,但前人的隐逸诗,很可能会对他产生了一些影响。况且陶渊明的一部分诗歌,和《考槃》还有一些相似之处。比如为大家熟知的《饮酒》(其五)中写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其中的“结庐在人境”岂不就是《考槃》中的“考槃在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