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隐楼只是明代上海著名私家花园——日涉园旧址中的一小部分。 “隐士”风采今犹在书隐楼,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书隐楼相传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书隐楼”三字的匾额是乾隆癸未榜眼、后来成为《四库全书》副总裁的沈初所题。 “书隐楼”也被周边的人叫做“九十九间楼”,共...
“书隐楼的问题看似无解,但应该讲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马建勋说,政府需要依法行政,要把法律资源整合好,同时也要做好与产权人的协商谈判工作。市政协委员沈民荣也认为,应最大限度发挥私有产权的作用,政府不可大包大揽。
書隐楼 江南三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与宁波天一阁 南浔嘉业堂 并称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 位于黄浦小南门的天灯弄 是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为清乾隆时 江西学政沈初建 后为郭万丰船号主人购得 其后裔居住至今 现在只有一位后人郭氏在正堂看守 也是上海市区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大型清代建筑 今天有幸能在闹市中 在主人的带领下...
书隐楼 书隐楼属于私家园林,明清建筑。 书隐楼黑色的木门紧闭,院墙高企,枝繁叶茂的大树从墙内探出,枝叶遮住了半边天空。附近居民坐在弄内喝茶聊天,如果书隐楼来了访客,他们便会朝这边望上几眼。老城厢市井生活气息充斥在空气里。 现在书隐楼还有37间房,正厅那些斗拱木梁暂时被木条固定着,从它们的疏松脆裂和岌岌可...
“书隐楼”坐落在老城厢天灯弄77号,现占地151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该住宅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上海市区保存的为数不多的清乾隆民宅,1987年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书隐楼”的产权几经变更,约上世纪30年代归上海沙船商郭万丰号的后代购得,郭氏后人中有郭俊伦者,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对...
曾经我们介绍过位于上海老城厢的书隐楼,听说今年年底,书隐楼将要被国家征收了,因此特地再赶去实拍了一次,相当于见“最后一面”。这次详细听了主人的介绍,也更深层次地认识了上海城区这颗硕果仅存的“明珠”。 何为书隐楼? 上海有五大园林,最出名的便是城隍庙旁的豫园;其实豫园与书隐楼近在咫尺,都位于上海闹市区的...
然而,因为是私产,“即便政府出面修缮也需要获得产权人授权。”黄浦区文化局负责人说,书隐楼的产权关系人有24人,遍布全世界,政府部门连获得一份委托书都很难。 如何破解私有产权文物的修缮困局?“私有产权的文物,物的所有权属于私人,但其蕴含的文化是社会公共财产。”市政协委员高富平认为,公权力应对这类文物有所限...
“书隐楼的问题看似无解,但应该讲可以在法律框架下解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马建勋说,政府需要依法行政,要把法律资源整合好,同时也要做好与产权人的协商谈判工作。市政协委员沈民荣也认为,应最大限度发挥私有产权的作用,政府不可大包大揽。
1987年,书隐楼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然而破败的书隐楼一直没有得到彻底修缮。文保单位为何得不到修缮保护,问题症结在于“私有产权”。文物保护法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产权人应依法承担修缮的法律义务。文保法同时也规定,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