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孢子虫病人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大量卵囊,多数患者在症状消退后仍有卵囊排出,可持续几天至5周,这是主要的传染源,而健康带虫者和恢复期带虫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据Robert等最近报告,在21例免疫功能正常而无腹泻患者的十二指肠引流物中发现了隐孢子虫卵囊,可是在其粪便内查到的仅不到半数(46.7%),说明不伴腹泻的...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性肠道寄生虫病,直接或间接接触含有卵囊粪便污染的食物、水等物品可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免疫功能正常者,能够自愈,主要进行对症治疗。本病也是是艾滋病患者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于免疫功能性缺陷或低下患者还需要抗虫治疗,以及提高免疫力。多数正常人预后较好,...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以发热、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为主要症状。大多数患者病程短暂而能自愈。该虫可感染大多数患者的消化道与呼吸道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繁殖,引起消化道、胆道或呼吸道疾病。不仅可发生有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中,如在艾滋病患者的体内引起严重的难治性致死性腹泻,也可...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是一种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它引起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这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原虫病。隐孢子虫病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世界最常见...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一种叫微小隐孢子虫所引起的传染病,而其他品种的隐孢子虫亦偶然会引起此病。病征通常于感染后7天左右出现,包括腹痛,水泻、呕吐及发热,大部份患者的病征持续6至10天,但亦有可能会持续数星期。免疫系统有问题的患者如受感染,病情可
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引起的人兽共患性肠道寄生虫病,直接或间接接触含有卵囊粪便污染的食物、水等物品可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减轻等,免疫功能正常者,能够自愈,主要进行对症治疗。本病也是是艾滋病患者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对于免疫功能性缺陷或低下患者还
研究显示,在非洲和南亚的发展中国家,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导致婴幼儿腹泻最主要的四大病因之一,致病威胁仅次于轮状病毒感染。在我国,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较为普遍,目前除山西、西藏、宁夏、香港和澳门以外,其他省份均有人群感染报道,普通人群的感染率为1.3-4.7%,腹泻患者感染率可达13.4%,HIV/AIDS...
隐孢子虫病是由一种叫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关节症状和伴随症状。 如文中患者就是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乏力等。因此对患者按肠道传染病隔离,进行补液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并使用螺旋霉素等药物进行病原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逐...
隐孢子虫(Crptosporidium Tyzzer, 1907)属孢子虫纲(Sporozoa),真球虫目(Eurcocidida),隐孢子虫科(Cryptosporididae),隐孢子虫属(Crptasporidium),为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于多种脊椎动物体内。经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学研究表明.隐孢子虫属有多种不同的种,已确认的有20种,另有60多种尚待进一步确定。目...
隐孢子虫病症状 潜伏期4~14天。 1.急性胃肠炎型 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多表现为急性胃肠炎。腹泻,每天4~10次,糊状便或水样,偶有少量脓血,可有恶臭。常伴上腹不适、疼痛,甚至恶心、呕吐。部分有发热。病程自限,多在2周内自然缓解。无复发,预后良好。 2.慢性腹泻型 主要见于免疫功能缺陷者,特别是艾滋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