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一位居民在隆盛庄一处古民居内。在隆盛庄的东大门外 一座黄土夯筑的墩台傲然耸立 这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现存第二大的夯土墩台 ——隆盛庄敌台 隆盛庄历史上是各民族贸易交往的聚集地 因此,多民族文化在这里相遇交融 成就了商贾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 融合的“西口文化”典型代表 是塞外为数不多的多元...
一位隆盛庄居民在一处古民居内(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这是7月25日拍摄的隆盛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7月26日,在隆盛庄常三文月饼店,常三文的妻子码放刚出炉的丰镇月饼。常三文是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隆盛庄月饼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人。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
隆盛庄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市所属的一个古镇,辖179个自然村,人口4.2万。国道在此交汇,使小镇成为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隆盛庄还是粮食、牲畜、皮毛等商贸产品的集散地,加上镇东西山地蕴藏着大量玄武岩、花岗岩石材、水电等资源,古镇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此外,隆盛庄民间文化积淀深厚,从清代延续至今的隆盛庄庙会,...
梁继祖著《话说隆盛庄》中描述,隆盛庄发展成了塞上一个非常活跃的皮毛集散地,作为归化城之一翼,隆盛庄又是一个重要的驼运基地。 到了光绪年间,隆盛庄发展到鼎盛时期,人口达到2万多,商业街区上全是鳞次栉比的商号门市,仅挂有牌匾的商号就达3000余家。当时的隆盛庄商贾云集,贸易繁华,人流如织,一派兴旺...
隆盛庄村,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隆盛庄镇下辖自然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丰镇市东北部,村域面积1.8平方千米。隆盛庄地区历史上曾是明长城三道边上的重要关口——威宁口,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清政府招民在此垦荒建庄,概取乾隆盛世之意,定名为隆盛庄。隆盛庄村选址建庄紧靠在明长城南,西依西河湾,村庄聚落...
坐落着一处历史古镇——隆盛庄镇 古镇以同名的隆盛庄村为中心 7月25日拍摄的隆盛庄(无人机照片)。 最近 当地传统的“六月二十四庙会”红火上演 这项传统民俗活动 展示了当地多元文化 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修边驻防 在此始设威宁口 到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 随着被招垦...
🌾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丰镇城区东北40公里处,有一座历经260多年风雨的古镇——隆盛庄。这个古镇在清代《丰镇厅志》中有着详细的记载:“隆盛庄是丰镇厅的一大巨镇,因地处交通要冲而逐渐形成繁荣的商业城镇。”🏆 清光绪年间,隆盛庄作为皮毛交易的中心,达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常住居民已经超过2万人,繁华的商业街区上...
隆盛庄清真寺是内蒙古的清真古寺之一,始建于清乾隆末丰镇隆盛庄。隆盛庄清真寺总面积为2700多平方米,整体建筑为典型的伊斯兰教建筑风格。寺中保存有石鼓,碑帖等文物。丰镇隆盛庄清真寺为内蒙古自治区清真寺重点保护单位。历史沿革 初建 清乾隆末年,归绥富商路径丰镇隆盛庄出资购下现清真寺院落,建造8间殿宇,形成...
如今的隆盛庄,虽然已无昔日商贾云集的热闹繁华景象,但仍像一场遥远的梦,存活在老人们的诉说中,存活在古老建筑的古色古香中,存活在史书的茫茫字海中。隆盛庄,有着显赫的历史。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清政府移民垦荒在此设庄,以兴隆昌盛吉祥之意取名隆盛庄。隆盛庄南接内陆,北依草原,凭借晋蒙、冀蒙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