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梅花诗钞》陷谷条:“由来土陷能容水,水肿能教陷谷容。”该穴对水病有效,亦可参证。 【陷谷穴主治疾病】 陷谷主治头面、脾胃及局部等疾患:如面浮身肿、目赤肿痛、胸胁支满、肠鸣腹痛、热痢、疟疾、足背肿痛。 临床用于感冒,胸膜炎,胃炎,肠炎,肾炎。下肢瘫痪,足扭伤的治疗。有报道取双侧陷谷透涌泉,...
谷,山谷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故名。 2)胃经俞。俞,输也。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和内庭穴传来的天部之气,天部之气是横向传于冲阳穴,地部经水则下传内庭穴,本穴有传输胃经气血的功能,故...
陷谷穴位于手腕背侧,桡骨茎突与橈骨茎突之间的凹陷处。陷谷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属于手太阴肺经的经穴之一。当手掌朝上,手腕背面向自己,陷谷穴位于腕横纹上方约1.5寸处,更具体地描述,陷谷穴位于桡骨茎突与橈骨茎突之间的中点,两根手指之间。陷谷穴是手太阴肺经的起始穴,具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宣肺散寒的功效。
• 陷谷穴的名解 • 陷谷穴的准确位置 • 按摩陷谷穴的作用 • 陷谷穴穴位配伍 陷谷穴的名解 1、陷谷。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 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位 处肉之陷处,地部经水在此聚集,故名。 2、胃经俞。俞,输也。本穴...
陷谷穴位于足背部,第二、三跖骨间,第二跖趾关节近端凹陷中。具有清热解表、和胃行水、理气止痛等功效,可以起到治疗热邪症状、缓解水肿和腹胀、改善气滞血瘀等作用。 1、清热解表 陷谷穴具有清热解表的功效,能够调理体内热气,治疗因热邪引起的各种症状,如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
陷谷,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阳明胃经。别名陷骨。输(木)穴。在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和足背静脉网。主治腹痛胀满,肠鸣泄痢,面目浮肿,目赤痛,疝气,足背肿痛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穴位详解:陷谷穴 取穴:陷谷穴位于人体的足背,当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中医穴位详解:陷谷穴 解剖:有第二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中医穴位详解:陷谷穴 解析:1)陷谷。陷,凹陷之处也。谷,山谷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地部经水的聚集之处。本穴物质为冲阳穴传来...
陷谷穴,隶属于足阳明胃经,其位置在足背上,具体位于第二、三跖骨间,即第二跖趾关节近端的凹陷之中。这个穴位处有第二跖骨间肌,以及足背静脉网,同时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陷谷穴主要治疗水液输布失常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症,如足背肿痛、肠鸣和腹痛等。若要准确找到该穴位,可以参考其在人体足背上的具体位置...
陷谷,经穴名。出自《灵枢·本输》。别名陷骨。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足背,第2、3跖骨间,第2妬趾关节近端凹陷中。有第2跖骨间肌,有足背静脉网,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主治面肿、水肿、足背肿痛、肠鸣、腹痛。直刺或斜刺0.3-0.5寸。 定位 位于足背,第2、3跖骨间,第2妬趾关节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