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二公祠”为陶澍、林则徐两人的功臣专祠。 光绪九年(1883年),两江总督左宗棠为感激、怀念陶澍、林则徐二人早年的知遇之恩,奏请光绪皇帝同意,就近在两江总督署前建二公祠。陶澍、林则徐担任两江总督均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调任两江总督,此时陶澍和林则徐均已逝世,左宗棠重返江宁,物是人...
清•謝元淮《陶澍祠聯》鑑賞:「改鹺法,近悅遠來,試觀淮浦連年,浩浩穰穰,豈惟追齊相夷吾,府海功施稱再造;薦飶馨,春祈秋報,況對郁洲勝境,熙熙皞皞,真可繼晉賢靖節,名山祀典配三元。」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陶澍、林则徐二公祠位于玄武区长江东街4号,时代为清。陶林二公祠指的是陶澍和林则徐的公祠,是两江总督左宗棠为纪念其前阵陶澍、林则徐,于光绪九年所建,位于总统府景区内。陶澍、林则徐二公祠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陶澍(1778-1839)清两江总督。清安化县人。
#走读南京# 陶澍、林则徐二公祠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址位于长江东街4号,2007年迁建于总统府景区东苑,这是清代光绪九年(1883),南京乡绅出资,由时任两江总督左宗棠奏准朝廷恭建的,纪念一代名臣陶澍和林则徐。 二公祠正殿中并祀陶林二公,东为陶澍,西为林则徐。塑像两侧,是左宗棠题写的对联:八州都督,五柳先生,...
清代陶澍家祠铜祭器湖南省博物馆藏 1957年,湖南省博物馆从株洲征集了一批陶澍家祠铜祭器。黄铜质,每件都附有器名及铭文,铭文详细介绍了铸造时间及应用场景。铸工较为粗糙,器型与纹饰明显模仿晚期铜祭器组合...
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中的魏了翁画像 (二) 道光八年(1827),江苏巡抚陶澍、布政使梁章钜、苏州知府陈鑾、李景峄共同捐俸创建五百名贤祠于沧浪亭之左。同治、光绪《苏州府志》记载,“五百名贤祠在沧浪亭西,国朝道光八年巡抚陶澍剏建,自周至国朝凡五百七十余人,皆求遗象刻石祀之。”清代藏书家杨钟羲的《雪桥诗话...
苏州沧浪亭中有一座五百名贤祠,它是道光七年陶澍所创。祠中三面粉壁上嵌有594幅与苏州历史有关的人物平雕石像,为清代名家顾汀舟所刻。 五百名贤祠在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十二年恩赐重建。当时搜求刻像,存者大半,觅得拓本。 补刻自晋散骑常侍顾公荣至清初尚书彭龄一百四十人,皆旧记所有,共自林文忠公则...
在今天"收藏热"日渐升温的情况下,境外青铜器不断回流,古玩收藏已由一种业余爱好逐渐转变为一项投资理财的庞大产业.而另一方面,受金钱的驱使,盗墓日渐猖獗,铜器造假,贩假明目张胆,古玩市场假货泛滥,使鉴定工作显得更加重要.本文欲以馆藏清代陶澍家祠铜器为着眼点,从形制,纹饰,铭文等方面,总结明清时期铜器的特征,...
题衡阳船山祠联 清•陶澍•竖排 天下士非一乡之士; 人伦师亦百世之师。 明 清 中华民国 陶澍 作者 朗诵 拼音 扫码 墓志铭 道光十九年,陶澍去世后,魏源为之作墓志铭,铭曰: 道光十有九年夏六月,□□朔,哉生明,太子少保两江总督陶公薨于位,敕加太子太保,祀京师贤良祠,予谥文毅。公之孤桄,方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