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宜途中,陶敬之对妻子陈倩华说:“国民党反动统治越来越厉害了,我们这些参加革命斗争的人,应该更坚决、更积极,抱定牺牲的精神来工作。”陈倩华问道:“假如被捕了怎么办?”他坚定回答:“那有什么,准备把牢底坐穿!”1948年5月,中共重庆...
陶敬之,字叔琪,1913年11月16日出生于重庆市,早年在私塾和旧式学堂接受教育。1931年,他在“四川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完成了学业,期间与爱好文艺的同学组建读书会,出版壁报,积极传播新思想。1932年,他与同学共同创办了“尝试文艺社”,在《济川公报》上发表文艺周刊,以此表达自己的进步观点。次年,...
人物简介:陶敬之,男,四川人。曾任记者,编辑副刊《国际时事周刊》等。1937年初,去万县任《万州日报》编辑,发起当地的救亡运动。简介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胜利后在重庆从事统战工作,参加组织民主促进会。后任中共宜昌工委书记。1948年被捕,牺牲在中美合作所。生平陶敬之,字叔琪,生于1913年旧历11月16日,重庆市人。
陶敬之,这位四川籍的杰出人物,曾在新闻领域活跃。他曾担任记者,负责编辑工作,尤其在《国际时事周刊》的副刊版块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1937年初,他毅然决然地前往万县,接手《万州日报》的编辑工作,并在那里积极倡导救亡运动,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紧接着,他的政治立场坚定,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人物简介: 一、陶敬之担任职务:担任天津市鑫盛源钢管销售有限公司监事;二、陶敬之的商业合作伙伴:基于公开数据展示,陶敬之与王迪、王萍为商业合作伙伴。 财产线索 线索数量 老板履历 图文概览商业履历 任职全景图 投资、任职的关联公司 商业关系图 一图看清商业版图 合作伙伴 了解老板合作关系 ...
【#百物话百年#第69期 | 救国会成员陶敬之手迹】生活的意义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在于奋斗的方向,只有给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明确目标、认知目标、建立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才能使之实现。陶敬之将革命事业作为崇高理想为之不懈奋斗,是牢记初心使命的真实体现,是党史教育活动的生动素材。 举报/反馈 发表评论 发表 作...
难友们在放风时四处寻找水源,与特务斗智斗勇,展开争水斗争。争水斗争中表现的最为突出的是陶敬之烈士。 1949年盛夏,渣滓洞牢房炙烤在烈日之下,敌人故意断水,致使难友吴学正因干渴而病死。狱中革命者顽强地与敌人展开争水斗争。正在男牢房后面挖水坑的陶敬之和另一个难友被特务发现了,特务气势汹汹地扑过来,把他们俩拉...
以笔作枪陶敬之,字叔琪,1913年11月出生在重庆一店员家庭.九一八事变后,正在北平求学的他深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革命洪流中.1935年7月6日,何应钦与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订《何梅协定》,使中国丧失了河北和平津两市的大部主权,北平时局骤然紧张.是年秋,陶敬之离开北平,回到重...
【#百物话百年#第69期 | 救国会成员陶敬之手迹】生活的意义在于向往目标的力量,在于奋斗的方向,只有给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明确目标、认知目标、建立目标并为之而努力奋斗,才能使之实现。陶敬之将革命事业作为崇高理想为之不懈奋斗,是牢记初心使命的真实体现,是党史教育活动的生动素材。O网页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