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书法、篆刻无不精能,并称“三绝”,画梅被称圣手,被于右任评其“刻印推海内巨手,画梅亦为第一”的陶寿伯,其在海外举办书画展达二百余次,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贡献卓著。1991年,九十一岁的陶寿伯返乡无锡杨市匡村,在江南大学文浩纪念馆展出作品50多帧。在这期间,晚年的陶寿伯在故乡杨...
其于绘画、书法、篆刻无不精能,并称“三绝”,画梅被称圣手。 陶寿伯1950年经香港转赴台湾,与渡海名家于右任、张大千、溥心畲、黄君璧等时相酬唱。其一生勤于艺事,治印作画均逾万数,在海外举办书画展达一百五十余次,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贡献卓著。 溥心畲曾为陶寿伯画展撰序:“辛卯,遇陶君寿伯...
陶寿伯(1902-1997),原名知奋,又名之芬,号万石,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勤奋好学,15岁时拜苏州名师唐伯谦为师,学习书法、篆刻和镌碑技艺。23岁时,他师从沪上耆宿沈恩孚,深入研读《说文》和孔孟之学。25岁时,他转师艺林宗师赵叔孺,直接进入赵氏的艺术殿堂。后来,他又拜张大千为师,艺术造诣更加深厚。陶寿伯在绘画、书...
陶寿伯(1902-1997),原名知奋,又名之芬,号万石,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勤奋好学,15岁时投师苏州名师唐伯谦,学习书法、篆刻和镌碑技艺。23岁时,他师从沪上名宿沈恩孚,深入研读《说文》和孔孟之学。25岁时,他转师艺林宗师赵叔孺,直接进入赵氏的艺术殿堂。后来,他又拜张大千为师,绘画、书法、篆刻三艺皆精,尤以画梅...
1956年,陶寿伯将往南洋举行巡回画展,国民党元老、书法名家于右任亲笔书写赠言:“ 江南名士陶寿伯先生,自十六岁即从事书刻之学,二十九岁复致力于画梅,已数十年。今刻印推海内巨手,画梅亦为第一。” 有些事,努力一把才知道成绩,奋斗一下才知道自己的潜能。花淡故雅,水淡故真,人淡故纯。做人需淡,淡而久香。不...
0:00 网络开小差了,请稍后再试 [一槌定音]陶寿伯 篆书八言联 选集 更多 《一槌定音》 20250323 《一槌定音》 20250316 《一槌定音》 20250309 《一槌定音》 20250302 《一槌定音》 20250223 《一槌定音》 20250216 《一槌定音》 20250209 《一槌定音》 20250202 ...
#锡博君说文物# 现代 陶寿伯 雪景山水图轴陶寿伯,原名知奋,55岁更名之芬,因生平刻印逾万,别署万石楼主。 15岁即入苏州汉贞阁碑帖店学徒,学习篆刻、书法、拓碑、刻碑。20世纪20年代满师后至上海发展,因师兄...
🎨 陶寿伯(1902—1997),江苏无锡人,字知奋,号万石老人、畴中老人、万石层士。1915年师从苏州唐伯谦,1922年赴上海报界工作,师事著名篆刻家赵叔儒,与书画界名流交往,兼习书画。40年代中期,其篆刻书画已名噪上海。1950年赴香港,后定居台北。曾先后在北美、日本、新加坡、香港、南洋等地举行个人书画篆刻展。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陶寿伯与他的篆刻作品背后的故事。陶寿伯,名知奋,又名之芬,号万石,江苏无锡人。他自幼便展现出对学习的热爱,15岁时便投师于苏州的书法大师唐伯谦,开始研习书法、篆刻和镌碑等技艺。23岁时,他又师从沪上的沈恩孚,深入研读《说文》和孔孟之学。25岁时,他转师于赵叔孺,直入其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