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仓楼 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 河南 庞学元、李电萍捐献 Pottery Warehouse Han Dynasty(202 B.C.–220 A.D.) Henan Donated by Pang Xueyuan and Li Dianping 藏品介绍 陶仓楼 汉代(公元前202年—220年) 河南 庞学元、李电萍捐献 Pottery Warehouse Han Dynasty(202 B.C.–220 A.D....
📜在焦作市博物馆,有一件珍贵的汉代文物——七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这座陶仓楼高185厘米,宽162厘米,深43厘米,2008年出土于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李河汉墓群。🏡这座陶仓楼由主楼、附楼和院落组成,附楼位于主楼的右侧,两者通过阁道相连,宛如一幅生动的汉代生活画卷。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复道行空,不霁...
通过解读陶仓楼,我们能够解码出汉代仓楼的基础功能: 以汉五层彩绘陶仓楼为例,仓楼的第一二层,通常用于存储粮食谷物。在古代,家中粮食满仓是生活富裕的首要标志,焦作地区出土了大量陶仓楼,也反映出汉代时期这个地区的农业发达,社会繁盛。陶仓楼中也会存放谷物作为随葬,寄托着人们希望逝者安息、五谷丰登、子孙兴旺的祈愿。
📚 历史价值:陶仓楼不仅是汉代建筑的代表,更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对其结构和铭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汉代建筑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文化传承:汉代陶仓楼作为明器之一,虽然存世不多,但它们是汉代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以直观的方式呈现了汉代建筑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参考。
五层连阁式彩绘陶仓楼是焦作市博物馆馆藏的文物,属于东汉中晚期。该文物于1973年在焦作市马作出土,主楼通高161厘米、通宽144厘米,进深69厘米。可分拆组装,由院落、主楼、附楼、阁道四大部分共26个组配件组成。楼前为长方形院落,前墙中部开设有横长方形大门,置双扇门扉。门轴上端套入伏兔,门口下部正中有...
五层彩绘陶仓楼是河南博物院馆藏东汉中期文物,出土于焦作市马作村。建筑特点 【五层彩绘仓楼】焦作市马作村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东汉中期。通高145厘米、面阔53厘米、进深54厘米。可分拆组装。楼前用墙围成院落,前墙中部有一横长方形大门,置双扇门扉,门轴上端套入伏兔,门口下部正中有凸出的止磊五层彩绘仓...
在陶仓楼的一二层仓体背面,一幅精致的图画展现在眼前。图中,一棵朱红色的长青树屹立中央,象征着长寿与生机。长青树上,六只黑色的青鸟翩然栖息,形态各异。而右侧,一条龙纹图案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色彩。传说中,青鸟是常伴随仙人西王母的圣鸟,因此后人常以青鸟来比喻传递信息的使者。这幅画作不仅寓意深远...
🏛️ 焦作汉代陶仓楼一:汉四层彩绘陶仓楼 这座高112厘米、宽66厘米、进深43厘米的陶仓楼,是泥质灰陶制成的。它由院落和楼体组成,可以拆分组合。2009年,这件陶仓楼在白庄汉墓出土,被誉为“最美陶仓楼”。它的彩绘内容包括人物、神话故事、龙纹、骏马、树木和几何纹等十余幅图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汉四层彩绘陶仓楼 01 “储粮+居住”2000年前的“都市别墅”颜值和实力并存 它由院落、仓体、楼体组成 像“乐高”一样,各部分可以拆卸组合 从下向上、从外向内看 一个农夫形象的陶俑背着重重的粮袋 仿佛正迈步走向院门口 其他三个陶俑也在院门右侧劳作 一只白色的看门犬在靠墙“瘫着”周围的三只陶鸡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