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陈黯却全无自卑之感,他不以麻子脸为丑,而以之为美,并给自己的麻子脸唱了一首赞歌。这样做很好,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当着这位县令的面显露了自己的才华,又十分巧妙地“回敬”了县令。全诗比喻贴切,想象奇特,的确表现出了少年诗人陈黯超常的诗文才华。 陈黯长大成人后,生活是很不如意的。他40岁那年,到京城...
陈黯,唐朝时期(约805至877年)的文人,字希儒,号昌晦,又称场老,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关于他的确切生卒年份,历史资料中并未详细记载,推测他活动于唐懿宗咸通初年左右。陈黯早年丧父,但他对母亲非常孝顺,表现出早慧的才情。他十岁便能诗词,一次在13岁时,面对清源县令的嘲笑,因脸上的痘瘢而...
陈黯,[唐](约805—877)字希儒,号昌晦,又自号场老。唐朝文学家。10岁能诗文,勤奋练笔,才思日增。13岁时,有一清源县令讥陈面上有痘瘢说:“小诗童,黑痘瘢,怪好看。”陈黯即挥笔诗道:“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满面与汝花。”意思是:龟类动物那漂亮的斑点比不上我痘瘢好看,犀牛那美丽的花...
陈黯,厦门人,唐末知名文士,也是唐代徙居厦门岛“南陈北薛”中陈氏家族名人之一,他17岁时作的《苏武谒汉武帝陵庙赋》即为当时文人所惊服。陈黯虽才华横溢,科举仕途却与其相左,相传18次赴试不第,故自号“场老”,意思是在考场上屡进屡出,已是老先生了。后来...
《自咏豆花》陈黯 翻译、赏析和诗意自咏豆花 玳瑁应难比, 斑犀定不加。 天嫌未端正, 满面与妆花。 中文译文: 自我吟咏豆花 琥珀那颗难与比拟, 斑纹犀牛体上定不添加。 天空嫌弃未完美, 满面而浸染妆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黯创作的自咏之作,表达了对豆花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人用琥珀宝石...
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最终获得成功,他曾经的住所会成为景点,比如唐代八闽第一状元欧阳詹所居位于泉州清源山的欧阳石室备受后世读书人膜拜。一个人经过不懈努力却没有成功,他最终隐居的地方也不会被埋没,就像唐代参加十八次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的陈黯,他所居的厦门金榜山的陈黯石室,也受到后世读书人的追捧。
道旁有现代石碑,简介厦门二十景之金榜钓矶景群,实含陈黯石室、玉笏、《金榜山记》石刻、陈化成墓。石壁上有石刻大概为“金榜山隈鹭水涯,有唐场老此垂丝。如今只剩遗矶在,千载滩头泛碧漪”,可能是今人诗句,不予置评。据载,陈黯公于山上建有迎仙楼,用于会友。钓矶为哪块,可能并无确指,但遥思...
陈黯隐居石室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金榜路15号(金榜公园内)。这个景点是唐末知名文士陈黯的隐居之地,陈黯是唐代徙居厦门岛“南陈北薛”中陈氏家族的名人之一。石室位于厦门金榜山北面山腰的“玉笏”石下方,洞口朝北,由天然岩石倚叠而成。上覆巨石,长约20米,高约10米,室内最高处为4.5米。1995...
陈黯,[唐](约805—877)字希儒,号昌晦,又自号场老。唐朝文学家。10岁能诗文,勤奋练笔,才思日增。13岁时,有一清源县令讥陈面上有痘瘢说:“小诗童,黑痘瘢,怪好看。”陈黯即挥笔诗道:“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天嫌未端正,满面与汝花。”意思是:龟类动物那漂亮的斑点比不上我...
唐朝陈黯写的华心的译文 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唐朝陈黯所写《华心》的译文: 原文: 大中初,吾守建安,童子寺僧惠进者,闽人也。自海东获一巨木,坎坎而用之。及栋宇既成,壮丽为闽中第一。 译文: 在大中初年的时候呀,我在建安这个地儿当官。有个叫惠进的小和尚,是福建人,在童子寺里待着。这小和尚从海东边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