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年(1934年-2022年7月2日),南京艺术学院原副院长、副书记,教授。第四届江苏省音乐家协会主席。2022年7月2日,中国共产党党员、南京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江苏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原主席陈鹏年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不幸去世,享年88岁。(概述图来源:)人物简介 陈鹏年,南京艺术...
陈鹏年到任后,便起誓为政要顺应天理人心,并在书房的墙壁上贴上“清、慎、勤”三字激励自己。 当时的西安县在经历“三藩之乱”后,“版籍残缺,豪强侵占,多至数十百顷而无税。其流亡归籍者,往往无田可耕,而转困追呼。”于是,陈鹏年逐一查实田亩所属,丈量土地、编造清册...
陈鹏年(1663-1723),字北漠,又字沧州,湖南湘潭人,曾任浙江西安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等职,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能臣”,后人称颂为“江南第一清官”。著有《道荣堂文集》《河工条约》《陈恪勤奏议》等。陈鹏年将“清”“慎”“勤”三个大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这是古代最有名的“官箴”...
——陈鹏年 陈鹏年,字北溟,号沧州,谥恪勤。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陈鹏年选授为浙江衢州府西安县知县,开始步入仕途。之后历任江南山阳县知县、海州直隶州知州、江宁府知府、苏州知府、江苏布政使、河道总督等职务。民间称其为“陈青天”,康熙称之为天下“第一能臣”。在其...
陈鹏年:清、慎、勤的“第一能臣”陈鹏年(1663-1723),字北溟,又字沧州,清代湖南长沙府湘潭县人,曾任浙江西安知县、江宁知府、苏州知府、河道总督等职,被康熙誉为天下“第一能臣”。著有《道荣堂文集》《河工条约》《陈恪勤奏议》等。陈鹏年将“清”“慎”“勤”三个大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这是古代最...
陈鹏年在当官期间和下层的衙役等关系较好,比较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感受,有时候和他们推心置腹谈话,要求他们指出自己在工作上的不合宜之处,以利改进。不说问过则喜,但作为一个高级官员能够做到经常去基层群众中求问过,委实不易。 勤:勤于政务,心系百姓。陈鹏年不仅是个穷官,更是一个勤官。 1703年,...
陈鹏年取视之,绳也,嗅之臭不可闻,知遇鬼,立取火焚之。稍顷,少妇出觅不得,怒向陈索,吐舌披发,吹气阴冷,令人毛发洒然。陈鹏年并不恐惧,亦以气吹之,胸穿如洞,随吹随灭。友人适打酒归,陈鹏年即促其入室察看。及入,其妻已悬带床头矣。解之,气尚未绝。原来,友人家贫,欲借妇钗换酒款客,妇...
陈鹏年还崇文兴教,注重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西安县任职期间,他主持编修了《西安县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政绩卓著,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陈鹏年被调任江南河工,授山阳(今江苏淮安)知县。面对水患频发的困境,他勇于担当,上书朝廷为百姓减免赋税。同时,他革除弊政,力劝农桑,约束胥吏,...
陈鹏年,一位一生清廉、政绩卓著的廉吏典范,以其高尚的品质和杰出的治理能力赢得了后人的广泛赞誉。他曾在多个地方担任要职,包括西安知县、海州知州、江宁知府、苏州知府以及河道总督等,每一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西安县任职期间,陈鹏年致力于恢复因“三藩之乱”而残缺的版籍,打击豪强对土地的侵占,确保税收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