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钟书生前闲聊中留有遗嘱:一是拜托上级想办法照顾自己的妻儿老小;二是希望葬在云南老家。遗憾的是,陈钟书落叶归根的愿望没有实现。他牺牲后,战士们将其棺椁运到徐州安葬。抗战胜利后,人们再来找寻时,却发现这里成了火车站,陈钟书的遗骨自此下落不明。后来,国民政府为表彰陈钟书的功勋,特地颁发“金碧生辉”...
当时清政府的云贵总督,正在云南昆明训练新军,新军的待遇比一般部队好,陈钟就报名参加新军,他身体素质好,加上认识一些字,所以被编入云南新军第十九镇第七十四标。陈钟书在部队里面训练很认真,长官们也都挺喜欢他,部队里面吃喝全有,所以每个月的军饷,陈钟书都会寄回家还债,自己舍不得花一分钱。1911年底,“辛...
陈钟书,1891年出生,安宁人,云南讲武堂毕业,抗战时任第60军183师542旅少将旅长,1938年4月24日在台儿庄牺牲,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陈钟书有兄弟姐妹8人,他排行第二,家境贫寒。1908年,为帮家中还债,陈钟书以12吊铜钱的代价将自身抵做大里屯的户籍兵,他作战勇敢,屡...
1938年,台儿庄战役47岁的陈钟书将军,在一次肉搏战中挑死14个日军后牺牲,记者拍下了这一幕,被战士们用担架拖回遗体的一张照片。在战争中敌人最先攻打的城池往往都是交通枢纽要道,攻占了这些地方相当于“打蛇打到了七寸”。抗日战争中,日军多次想要占领我国的交通枢纽,其中就包括台儿庄,因为他特殊的地理位置,...
1938年4月23日,台儿庄战役的战场上,陈钟书在弹药用尽的情况下,与敌人展开肉搏战,虽身中数弹,扔坚持不下火线,就在他连续刺倒14个日寇时,面部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不幸牺牲,时年47岁。 当时,一位记者为他拍下了最后的遗容,他戎马一生,最终实现了马革裹尸还的遗愿。
陈钟书,一个勇猛善战的将军,在台儿庄战役中以血肉之躯和奋斗精神展现出了最耀眼的光芒。他年仅17岁就参军入伍,后来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学成后为滇军发展和边境保卫做出了一定贡献,并被云南王龙云提拔为少将团长。抗战爆发后,他深刻感受到国家命运的危机,决心为保卫家国而战,他在与家人的信件中写道:“日本欺我...
陈钟书接到紧急呼叫后,火速赶到前线,命令所有机枪集中扫射日军步兵,迫使日军坦克和步兵分离;同时,组织爆破组炸毁坦克,迟止了日军进攻。稍作停顿,日军仍继续大举进攻;离阵地越来越近,陈钟书举着战刀大声喊道:“冲啊!杀呀!”众官兵紧跟着陈旅长冲出阵地,杀向日军。经过近一个小时血战肉搏,日寇溃败撤退;...
抗战英烈陈钟书(1891—1938),云南安宁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0军183师542旅旅长。2014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抗日英烈荣誉称号。 陈钟书烈士简介 陈钟书(1891-1938),国民党陆军少将。1938年春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在陈瓦房、刑家楼一线与日军展开血战。4月24日,在肉搏战中,陈钟书面部不幸被一颗流弹击中,被运...
1938年4月22日,陈钟书部队监测到一股日寇精锐部队。陈钟书立即组建敢死队,前往日寇驻地突袭。仅用了十几分钟,陈钟书的敢死队就消灭了所有日寇,缴获了大量日寇武器和弹药。两日后,陈钟书部队再次和日寇碰撞。由于弹药不足,陈钟书部队再次和日寇肉搏战。勇猛的陈钟书将军,再次把多名日寇斩于马下,同时高喊“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