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月6日因患肠癌,在北京逝世。1月10日,毛泽东出席追悼会,肯定“陈毅同志是一个好同志”。 陈毅文武兼备、博学多才,著有大量政治、军事论文和诗词,分别被收入《陈毅军事文选》和《陈毅诗词选集》。
1934年10月,红军离开瑞金开始长征时,陈毅身负重伤正躺在利用农舍建起的病房中。周恩来在临行前去看望陈毅并向他传达了中央的指示,任命陈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负责军事指挥。陈毅奉中央指示,在中央机关撤退之后,负责出安民告示,安置了上万名伤员,然后把队伍分散成游击队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1954年9月,陈毅被任命国务院副总理,分工为常务副总理,兼管科学院、政法、文化,并准备做外交工作。1955年5月,国务院再次分工,确定陈毅分管第一、第二办公室、民族事务和科学、卫生工作。按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因工作重心在地方而不授衔的标准,陈毅显然也可以不授军衔。1955年9月3日,解放军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
陈毅(1859—1927),字晓耘,又字五峰,号如是庵主,城内丰乐桥人。清咸丰九年(1859)生,童年读书于斗山,自号斗山牧童。光绪年间贡生。早年从事教学,清末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民国元年(1912)2月,省民政厅杨鼎臣派他为汉中自治督办。民国二年(1913)被选为省议员。民国五年(1916)任县劝学所...
陈毅元帅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换句话说,陈毅元帅在华野(三野)中稳如泰山的地位,既是对他早年奋斗经历、革命资历的尊重,也是对他坚持三年游击战的肯定,还是对他坚决执行延安指示、发展壮大新四军的认可,更是对他在“黄花塘事件”中受到委屈而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的褒奖。青年时期,陈毅学的是文科,还立志当一个...
当年毛主席被排挤出了红四军,虽然陈毅也在其中起到了不好的作用,但是他很快就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亲自去把毛主席请了回来,让毛主席非常感动,说他是一个“真人”。对待下属也是一样,只要陈老总认识到了错误,就毫不顾及自己的面子,主动向下属道歉,让下属都对他非常信任。陈老总大公无私,不管是谁,有功必...
黄花塘会议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小饶”批判陈毅的“八宗罪”。因为打着“整风”的旗号,所以华中各战略区的军政主官不管想得通想不通,大多数都在会后,向所在军分区进行了会议传达。但是,1师粟裕和3师黄克诚却没有向下传达。这还不算,性格刚直的黄克诚还怒怼“小饶”公报私仇、借机整人。当时,正是抗战最...
这一年陈毅29岁,肖菊英18岁。两个人在军队里举办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婚后两人相亲相爱,相敬如宾,感情非常好,双方都非常欣赏对方,被对方的才华和人品折服。成为当时军队里的一段佳偶天成的美谈。1931年初,陈毅接到上级指示,要去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但是这个会议比较危险,他在出发时告诉妻子肖菊英,...
尤其是当时还有军委给出命令,那就是陈毅负责大方针,而粟裕负责军事指挥。从这里可以看出,粟裕的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