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桓公,周朝诸侯国陈国的第十二位国君,生于前744年,去世于前707年,统治了整整38个年头。他的父亲是著名的陈文公,而桓公的接班人则是他的儿子公子佗,后来被称为陈废公。听起来似乎没什么特别,但这位国君的生平却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桓公登基之前,陈国的历史可谓是跌宕起伏。作为周朝的一个小...
这真是怪了,“闲叙”你不是说了陈佗并不是在兄长在位期间发动的政变,显然陈桓公应属正常死亡啊。这正常离世又有什么好叙说的,莫非桓公之死还有蹊跷不成?没错!陈桓公的死的确有蹊跷。从《春秋》的记载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即“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或许,有些童鞋在看到这条记载后并没有觉...
陈桓公陈鲍是陈国第12任君主,公元前744年-公元前707年在位。《春秋左传》记史自公元前722年开始。 根据可查到的史料,陈桓公有二个姐妹,一个兄弟,一个女儿,四个儿子。 二个姐妹都嫁给了卫庄公,史称卫厉妫、卫戴妫;卫戴妫之子就是卫桓公。卫桓公做卫君多年后,被卫庄公的宠妾之子州吁所杀,陈桓公利用卫国的...
陈桓公在位期间,曾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变故。公元前719年,卫国的公子州吁发动政变,杀害了卫桓公,试图自立为王。然而,陈桓公并未袖手旁观,他果断地站在正义的一方,协助卫国的众大夫合力铲除了州吁的暴政,维护了卫国的稳定。在陈桓公的前任,是他的父亲陈文公,其继任者则是历史上未曾详细记载的...
《左传》记载的原因是陈桓公病情严重时发生内乱,陈佗杀死了太子免,国内的人民分散,所以陈桓公鲍去世发了两次讣告。而《公羊传》《谷梁传》都认为陈桓公因为疯了离家出走,人们把他离家出走跟找到遗体的时间都记录下来。陈佗也没有好结局,篡位一年后也被蔡国人杀死。
公元前744年,舜帝后裔妫鲍继承了陈国的大位,史称陈桓公,成为了陈国的第12代国君。这一年妫鲍才10岁。而陈桓公的兄弟陈佗,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个比自己才能低下的哥哥做了国君,只因为他比陈佗大几个月。陈佗又名妫佗,与妫鲍是兄弟,两人同年,妫鲍比陈佗大几个月而已,不过陈佗为人聪明有气魄,才智在妫鲍之上。也...
以下是陈桓公在位期间诸侯国的年表,按照顺序排列:前744年,丁酉:周平王27年,鲁惠公25年,秦文公22年,陈桓公元年,蔡宣侯六年,郑武公27年,宋宣公四年,楚蚡冒14年,齐庄公51年,晋昭侯二年,曲沃桓叔二年,燕郑侯21年,卫庄公14年,曹桓公13年,杞武公七年。前743年,戊戌:周平王28年...
陈,是舜的后人,因为出生在妫水旁,所以以妫为姓。后来被周武王封在陈地,所成为陈国。今天要说陈桓公是陈国的第十二任君主,他的本名叫妫鲍,桓是他死后得到的谥号,凡得到“桓”作为谥号的君主一般都能“辟土服远”,就是表示他做到了开拓疆土,使远方其他国家臣服。如此看来,陈桓公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有...
陈鲍,姒姓名鲍,谥为桓公。中国诸侯争霸时代陈国的第十二任君主,他的祖父是陈国第十任王陈燮,他的父亲是陈国第十一任王陈圉。 陈文公十年(丙申,公元前745年),陈文公死,其儿子陈鲍继承王位。 陈桓公二十六年(壬戌,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弑杀国君卫桓公而自立,陈桓公协助卫众大夫杀死州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