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陈子褒(1862-1922),名知孚,号荣衮,又号耐庵,江门外海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光绪三年(1877年)考取秀才,光绪十九年(1893年)考取广东举人第五名。他在中举后,潜心学习,准备参加会试。然而,在他中举的第二年,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他痛感屡遭外国侵略,丧权辱国;又见日本明治维新后,转弱为强,因而萌发出...
陈子褒在日本考察小学教育四月有余,领悟到小学教育是强国之要,决心改良于中国启蒙教育。 设馆办学 1899年,陈子褒回国后先在开平县邓氏家塾任教席,不久即到澳门设馆教学,其馆址设在荷兰园正街,初名“蒙学书塾”,后改为“灌根书塾”。他把蒙学作为教学的基本...
陈子褒子褒学塾,由平民教育家陈子褒于1898年创办,首先在澳门设馆,创新教学方法教授学生。1918年,学塾由澳门迁至香港,设于坚道31号,并在般含道25号增设女校,男女学生总数约为300人,成为当时香港规模最大的学塾。陈子褒亲自执教,并编纂教材,后子褒学塾更名子褒学校。1921年的《子褒学校年报》...
陈子褒在民国初年发布《通启》,倡议外海陈姓四大房进行互通婚姻,这是中国第一份支持同姓结婚的倡议书。外海陈氏于元朝至正十年迁入,历经560年繁衍,成为大姓。然而,陈氏家族中,功名鼎盛,书香门第众多。按照当时“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的观念,陈姓子女婚配选择有限,甚至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即使...
教育学会缘起. 陈子褒 一国之强弱,系乎人才,人才之盛衰,系乎教育。中国教育古法,唐宋以后,日即泯没。有明以来,以八股取士,于是垂髫之子,入学就傅,即讽读深奥文字。例以古人由浅而深,由简而繁,由分而
“通俗是贵"——陈子褒课本之研究
陈子褒(1862-1922),名袞,字子褒,广东新会外海人。儿时的陈子褒大约是个神童,传记上说他“颅大异常”,读书“过目成诵”,写文章“援笔立就”。这个出生于江门乡绅之家的早慧少年,9岁会对对子,16岁中了秀才,28岁来到广州,一边准备乡试,一边在光孝寺设馆授徒,由于“早有文名”,居然吸引了五六十人前来求学。189...
作者:不详 出版人:不详 年代:2005000000 册数:1 ,购买晚清民国广东著名教育家陈子褒先生著作*《改良妇孺须知》*存下册!等线装古旧书相关商品,欢迎您到孔夫子旧书网
作者: 陈子褒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2-12页数: 269定价: 32.00元装帧: 平装丛书: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ISBN: 9787549531851豆瓣评分 评价人数不足 评价: 写笔记 写书评 加入购书单 分享到 推荐 内容简介 ··· 本书内容包括:俗话说;教育学会缘起;三字书序;论训蒙宜先解字;争胜古人论;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