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畦,明末清初紫砂名家,相传他是陈鸣远之父。陈子畦以仿徐友泉制器最佳,擅制壶、杯、瓶、盒等器物,作品以精工薄胎著称,小壶制作尤为精湛。其楷书刻款深得晋唐遗韵,刀法清劲雅致,为后世铭文艺术奠定重要基础。子 | 陈鸣远 陈鸣远,号鹤峰、石霞山人,又号壶隐,宜兴人,康熙年间的一代巨匠。《宜兴县志...
《阳羡砂壶图考》中收录了陈子畦的两件作品:一件为不耽阁所藏的“紫砂小壶”,造型为圆珠式,虽流部有缺损但修补痕迹明显;另一件为碧山壶馆所藏的“紫砂大壶”,其形似扁花篮,身胎薄如蝉翼,底部镌刻着“陈子畦”三字楷书款识。创作风格独特且多样 陈子畦的创作领域广泛,不仅涵盖紫砂壶,还包括文房杂件...
陈子畦的作品在拍卖场上屡屡拍出高价。其创作的范围也比较丰富,包括紫砂壶、文房杂件、塑器造像等等,是一位全能型的紫砂陶手,从中我们亦能窥见其创作风格。下图为明代 陈子畦款 张良造像,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RMB 4,485,000 元🍁此件陈子畦塑张良造像,张良俊朗宁和的面部表情生动自然,发丝历历,...
姓名:陈子畦 时代:明朝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约1625~1690) 出生地:浙江桐乡 职业:紫砂壶艺人、陶瓷艺人、工艺师 二、制壶风格与技艺 善于模仿:陈子畦仿制徐友泉的壶最为出色,他制作的壶、杯、瓶、盒等器物,手法都在徐友泉之间,被世人所珍视。 紫泥薄胎:他的作品多采用紫泥制作,胎体轻薄且工艺精细,颇为精致。这种...
陈子畦,这位明代天启、崇祯年间的紫砂高手,虽然生卒年份不详,但他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却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陈子畦擅长制作茗壶,同时也精通文房雅玩的制作。他的作品多采用紫泥,胎薄而工艺精致,书法风格更是有着晋唐之风。相传,他是紫砂名匠陈鸣远的父亲。👨🎨在...
1999年,中国嘉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一把署款“陈子畦”的明代紫砂僧帽壶惊艳全场。这件原本仅估价3-5万元的拍品,经过激烈竞逐最终以38.5万元落槌,创下当时中国大陆紫砂器拍卖的最高成交纪录,也让沉寂多年的紫砂艺术市场泛起阵阵涟漪。这把传奇僧帽壶堪称明末紫砂艺术的典范之作:壶体取法传统僧侣帽冠造型,...
陈子畦,明天启至康熙年间人,原籍浙江桐乡,史料记载其可能是陈鸣远之父。陈子畦的印章款识通常为其姓名,以篆书阳文的形式出现。以下是对陈子畦印章款识的详细分析: 一、印章款识特点 姓名:陈子畦的印章款识中,最常见的是其姓名“陈子畦”。这一印章通常用于其制作的紫砂壶、文房杂件等作品上,作为作者的标识。
🌟生于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逝于清代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陈子畦,这位浙江桐乡的艺术家,以其卓越的紫砂技艺,成为明代至清代紫砂艺术的重要人物。🔍《桐乡县志》记载:“陈子畦仿友泉壶最佳,工制壶、杯、瓶、盒诸物,为世所珍。”他的作品多以紫泥制成,胎薄而工,尤其擅长制作虫蛀残叶,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
关于陈子畦紫砂壶的具体存世数量,目前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字。不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陈子畦紫砂壶的存世情况: 一、陈子畦及其作品概述 陈子畦是明朝天启至清康熙年间(约1625~1690)的紫砂制壶名家,原籍浙江桐乡,后落户宜兴上袁村,以陶为生。他的作品多紫泥,胎薄而工颇精,书法有晋唐之风。陈子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