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
陈子昂(约659年-700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睿宗文明元年(684年)进士.因上书言事被武后赏识,授麟台正字.曾多次上书论政事,官至右拾遗.后解职归乡,遭县令段简诬陷入狱,忧愤而死.他是初唐著名诗人,反对唐初靡丽诗风,力主恢复汉魏风骨.他的一些诗,风格苍凉激越,是初唐诗歌一代先声.[1]是元曲4大家之...
略晚于 “初唐四杰” 的陈子昂,是唐初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力排 “六朝之绮丽,开一代正声”的杰出诗人。陈子昂 (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24岁中进士,得到武则天赏识,历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职。他“感时思报国”,是个有政治抱负的人,屡次上书指陈时弊,不避权贵。陈子昂自知忠谏不能为...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唐代文学家、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诗人,诗歌理论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被誉为“诗骨”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01、自幼喜欢习武,后来发奋读书 公元659年,陈子昂出生于梓州射洪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少年时,陈...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659~700),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信用...
陈子昂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
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字伯玉,后世称其为“陈拾遗”,唐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人。初唐文学家、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文革新人物之一。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陈子昂登进士第,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时武则天当政,宠任酷吏,大兴冤狱。其屡次上书谏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