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六使答道:“我们要创办大学,不需要政府花一分钱,我们自己全部负责。”之后,陈六使四处奔走,不惜对抗政府,甚至被取消了公民权。陈六使呼吁:“文化没了,根就没了!”几个月下来,陈六使筹来了教育基金两千万元。就这样,陈六使创办了海外的第 一所华文大学──南洋大学。大家商议请林语堂先生担任校长。...
陈文确、陈六使故居 陈六使与兄长陈文确出生于福建同安集美社,两兄弟都曾就读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后出洋谋生,在陈嘉庚公司工作,因干练认真,得到赏识和提拔,被委以重任。在掌握了橡胶业的生产贸易和管理经验后,陈文确、陈六使兄弟共同创办益和树胶公司,集...
也许有意无意效仿族亲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陈六使也为南洋大学付出了无尽心血,不过,世界上可能没有一所大学像南洋大学那样具有“草根性”,它的最独特的,除陈六使外,还靠千千万万的人一分一厘凑起来的。这当中,有商人捐钱,工人捐工,甚至还有最底层、最让人瞧不起的舞女、妓女,也为南洋大学基金会捐钱。...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带着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商人、理发师、舞女,建了一所中文大学。为了呵护南洋华人的“根”,不惜仗义疏财,不惜对抗政府,甚至还丢了公民权。他是中国南洋华人最后的体面,中国不缺CEO、只缺一个像陈六使这样的先生,我们不应该选择遗忘! 1
在南洋,上至商业巨子,下至贩夫走卒,几乎每个华人都欠他一个人情。这位先生叫陈六使,福建集美人。1897年,出生在一户渔民家中,父母育有七个孩子。因排行老六,故取名“六使”。(陈六使)陈六使6岁时,父母在同一天病故,原本贫寒的家庭变得更加清苦。三哥陈文确因晕船无法打渔,只能下南洋讨生活。陈文确...
1953年时任福建会馆主席的陈六使,献议会馆捐献云南园五百多英亩土地建南洋大学,他个人也慷慨捐出五百万元充作建校基金,这是东南亚的第一所华文大学。陈永新说,父亲陈六使没念过几年书,却深知教育的重要,希望借此帮助他人改善生活。 在陈六使登高一呼下,新马社会各阶层上至富商巨贾,下至草根民众皆热烈响应南大...
陈六使在南洋大学校址动土典礼上挥锄破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陈六使忠公好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1937年,陈六使接任新加坡树胶工会主席,发动会员为抗日救国募捐,为南洋筹赈会募得捐款129万元。1939年,中华总商会筹建中华大会堂及图书馆,所需资金20余万元,陈六使认捐四分之一。后来,陈六使还积极为马来亚大学、新加坡...
这个人叫陈六使。陈六使出生于福建厦门一个贫苦的家庭之中,因是第六个孩子,故而取名六使(文倚、文寝、文确、科斗、文知、六使、文章)。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陈六使和兄弟们为了生计,陆陆续续前往南洋(东南亚一带)投奔老乡陈嘉庚。 陈六使在陈嘉庚的树胶工厂工作不到半年,因其勤恳认真,做事负责...
四海传福| 闽扬四海 陈六使——创办南洋大学 陈六使,祖籍福建厦门,创办了东南亚第一所也是当时海外唯一的华文大学——南洋大学。该大学自1956年开课至1980年与新加坡大学合并为止,培养了12000多名毕业生。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