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5月5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被称为“最近美中关系上最大的一根刺”的陈光诚事件4日继续发酵,就在媒体声称陈光诚成为奥巴马政府手中“烫手的山芋”之际,中国方面表示陈光诚可以像其他中国公民一样依法申请去美国,而美方随后发表声明说,陈光诚已经被一所美国大学授予奖学金。美方声明还专门强调,这个事件...
刘远举:审视陈光诚事件 陈光诚的问题,经过多年后,冰山慢慢从水面浮出,现于公众视野。有人撰文认为,陈的问题是因其意识超越了中国乡村的现实,而被法律所不容许,要解决他的问题,必须脱意识形态,这样才能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陈光诚的意识纵然是超过了中国基层农村的一般社会意识,但他现在所面对的“回报”绝非来...
7月15日,冯兰瑞、应松年、姜明安、张思之、茅于轼、吴思联署《就陈光诚被捕事件致胡锦涛总书记及中共中央常委的信》,希望其能“关注和过问陈光诚问题,使陈光诚问题能在人权和法治的原则上得以妥善解决,为中国人权和法治事业的进步奠定一块重要的基石。”[24] ? 9月29日,五十多位学者发表致胡锦涛的公开信《Letter to...
不过,作为一个看似如此重要的工具和棋子,陈光诚本人的诉求实在够不上有多大分量和多大格局,倒充分显示出美国政客不惜挖地三尺也要给中国社会找麻烦的心情是何等的急切。想必陈光诚和他的扶持者们心里也很清楚,这样的拙劣表演除了让一小撮人逞一时口舌之快外,根本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中国社会的广泛应和,13亿中国人并...
陈光诚事件是美国反华战略对中国农村的渗透 司马平邦(首发于[天农网]http://www.tianong.cn) 去年12月,我也曾和几个朋友在山东临沂的东师古村拜访过陈光诚的家。 当时,他正和妻子及老母亲在家――其实,陈光诚的户籍在城里,但自出狱以来,他一直与母亲住在乡下。
2003年12月10日,据京华时报报道,山东盲人陈光诚状告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一案在西城区法院开庭审理。陈光诚在北京乘坐地铁时,持残疾人证没有享受到免票待遇,认为北京地铁公司违反了《残疾人保障法》,侵犯了他依法享有的福利权。而地铁公司则称他们依据的是北京市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2003年12月12日下午3时,北京西城...
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相信你已经看到了外交部发言人就陈光诚进入美国驻华使馆事表明的立场。我愿再次强调,美驻华使馆有义务遵守有关国际法和中国的法律,不得从事与其职能不相符的活动。中方绝不接受美方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已要求美方就此道歉,彻查此事,处理相关责任人,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财新网】(综合媒体报道)5月4日,《北京日报》《京华时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就美国驻华使馆在陈光诚事件中所作所为发表评论,指责美国驻华使馆在该事件中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属于政客“作秀”,“损害中美长远利益”。《北京日报》在三版“长安观察”栏目、发表题为“从陈光诚事件看美国...
当地处理陈光诚事件的人和组织,还有当地的村民,我觉得更强调当地的村民,他们的认知水平,他们对这种大事件的处理情况,他们的心理的恐惧,这是最现实的问题。因为在东师古村不是一个人,不是陈光诚自己家一个人,和他母亲、老婆、孩子,还有东师古村上百的村民,他们对这个事(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CNN可以去访问每个村民...
突然转变的陈光诚事件也令美国陷入的尴尬境地。有外媒认为,“奥巴马背叛了陈光诚”,在不符合其意愿的情况下把他交给了中国政府,取消了美国使馆对其的“保护”。文章说,如果这一描述属实,将是美国的一项“耻辱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