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岑调任两广总督,让陈兆棠跟着前往,统领那里的武匡军。无论别人怎么非议,陈兆棠坚持认为自己是个好官,他除了出手狠,别的毛病没有,坚持三个原则:不好色,不贪财,不徇私舞弊。到广州之后,按照规定,岑春煊送陈兆棠2000两黄金给作费用,陈兆棠却"如数退回"。当时,广西遇到百年不遇大旱,百姓水深火...
陈兆棠生于湖南桂阳泗洲寨的名门世家。陈家在泗洲寨是大族,陈兆棠的父亲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乡绅,饱读诗书,对儒家经典和传统礼教有着深刻的理解,一生致力于家族事务和地方公益。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家族子弟自幼便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和文化熏陶。陈兆棠的母亲出身书香门第,温柔善良且知书达理,对子女的教育十分...
陈兆棠昔日的老师王闿运在得知陈兆棠在潮州残杀百姓,滥杀无辜的事情后,对他的前途和命运忧心忡忡,便曾对其进行了规劝,希望他能够停止杀戮,放下杀心,但是陈兆棠却并没有听,继续迷信武力,杀人如麻。常言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也正是因为陈兆棠在任期间残杀百姓,奴役民众,杀人如麻...
陈兆棠是个典型的官二代,他爹陈士杰是曾国藩的红人,剿灭太平天国有功,做到山东巡抚。陈兆棠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晚清的大文豪王闿运都给他当老师。他哥哥考上了进士,但陈兆棠自己科举一直不顺,最后靠着老爹的关系捐了个四川兴文县知县。说白了,陈兆棠是靠着老子的关系混了个官当。陈兆棠六年守孝期满后...
他担任的最高职位,正是潮州知府。代天子牧民一方,又是何等威风?他为官数年,两袖清风,颇受老百姓和上级好评。可惜的是,陈兆棠的命运却急转直下,一如大清一样,进入了倒计时。抵达潮州后,陈兆棠本想做出一番政绩。他没想到,小小的潮州,竟然遍地都是匪徒。为了肃清这些匪徒,他着实费了很多功夫。他的上司...
陈兆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一生为官清廉,年轻时是人人称赞的好官,但最后却被他的百姓亲手送上刑场,临终前他才流着泪意识到:看来是报应。 顺遂的前半生 陈兆棠,出生于清朝末年的一个官宦人家,父亲陈世杰担任山东巡抚,不仅如此,父亲还是曾国藩的幕僚,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陈兆棠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最好的,父...
1911年发生了一件令百姓拍手叫绝的事,那就是陈兆棠被处决。可是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他并不是土匪强盗,却是晚清时期的潮州知府。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要处决他呢?不仅处决他而且还称之为民贼,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01 陈兆棠出生于清文宗咸丰九年,他是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所有的事情都不需要他考虑。虽然...
陈兆棠自幼受良好教育,曾读书于泗州天苍岩、长沙岳麓书院、城南书院、屈子祠,历览天下名山大川,好学不倦,但始终无法敲开科举大门,于是捐五品同知衔进入仕途。他历任四川兴文县知县、四川云阳县票厘局委员、大邑县知县、威远县知县、崇庆州知州、简州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以剿匪才能著称,但也逐渐显露出残暴嗜杀的一面。
1911年,潮汕“嗜杀知府”陈兆棠被押上刑场,口中塞粪,挨了19枪 公元1908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在潮州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有300名罪恶滔天的盗匪被人们称作“陈青天”的知府予以处死。百姓们听闻此消息后,非但没有喜悦之情,反而纷纷返回自家屋内,紧闭房门,大街上显得格外冷清。时隔三年,又有一则消息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