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茶陵教训,为加强干部教育,毛泽东创办红军干部教导大队,派黄埔四期的吕赤任大队长,陈伯钧任副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区队长兼教员有陈士榘、张令彬等。陈伯钧既训军事又教政治,注重以革命理想和牺牲精神贯注学员心底。第一期办三个月后结业,100多名火种,立即在所到之地点燃,教导队成为全军院校的初始源头。...
9月10日,领导秋收起义的毛泽东来到铜鼓,将独立团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3团,陈伯钧任排长。随后,陈伯钧随第3团进军文家市,后抵达永新,参加了“三湾改编”。 不久,毛泽东派陈伯钧与游雪程、徐彦刚等人上井冈山参加改造农民自卫军袁文才部。12月,陈伯钧带...
那次,陈伯钧率部队打退一批敌军,并缴获了一大批武器,其中也包括一只精致的小手枪,显而易见,绝非凡品。陈伯钧想要打一枪试试看的时候,就发现扳机扣不动,路过的吕赤看到他一直在捣鼓那把破枪,便笑着打趣道“一把生锈了的破枪,破铜烂铁罢了,你捣鼓他干啥呢?”陈伯钧不服气,觉得自己能把这个废铁...
陈伯钧上将,是1927年跟随毛泽东参加秋收起义、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元勋之一。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挥人才和军事教育家,这个传奇式的跨越彰显了陈伯钧出生入死的拼搏之志,同时也包含着毛泽东耳提面命的教诲之情。几十年的硝烟烽火,锻铸了陈伯钧与毛泽东的深情厚谊。 生死与共的井冈情结 陈...
陈伯钧不会想到,这是他和毛主席最后一次见面,而那一句饱含两人40年情谊的问候,居然成了两人的诀别。“陈伯钧不是故意伤人,我看还是不杀为好”1928年春天,毛主席率领部队攻克了湖南省酃县(今炎陵县),当时驻守此地的是一支正规军,因此战斗结束之后缴获的武器装备颇多。时任红四军教导队副队长的陈伯钧,在这...
9月,陈伯钧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28年春,陈伯钧在红四军教导队担任区队长。教导队队长兼党代表吕赤是一位优秀的干部,在学员中很有威信。当时,红军武器弹药缺乏,陈伯钧在袁文才部工作期间,弄到一支名为“曲天”的旧式手枪,兴高采烈地向吕赤夸耀。但这支枪扳机有毛病,不能击发,吕赤就说...
这几天的相处,毛主席十分欣赏陈伯钧,觉得他有胆识、能担当,是个好苗子。于是,当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成立时,毛主席将陈伯钧任命为副队长。而陈伯钧出事也恰恰是在这个位置上,他开枪打死的正是这教导队的大队长吕赤。当然,这其中没什么夺权的阴谋,更多的只是许多巧合碰在一起的意外。1928年春,陈伯钧从...
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出生于四川达县河市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3岁那年,陈伯钧考入万县四川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就读。原本以为可以在此安心读书,但不料没过多久,他就因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开除了学籍!那时的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深受进步思想影响的陈伯钧,决定投身入伍,报效国家!19...
陈伯钧跪倒在吕赤的身边,用力喊着他的名字,但一切无济于事,吕赤很快就停止了心跳。当时另一位区队长兼教官——陈士榘(开国上将)也在场,他正好是这天的值星官。他也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一时间不知所措,最后只好下命令保护现场,并把此事汇报给团部、前委和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是三湾改编中建立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