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长子李亨逃亡到雍城(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时,听说了陈仓石鼓的事情,感到好奇,便让地方官员将陈仓石鼓全部运下山来,送到雍城。李亨获得了陈仓石鼓后,如获至宝,一有空就和文武官员一起来研究、把玩石鼓上的文字。 可是,没过多久,叛军就追赶到雍城附近。李亨无法抵挡叛军的攻势,便打算撤退。他不愿意陈仓石鼓落...
🌟 简介:陈仓石鼓,又称石鼓文,是中国最早的石刻诗文,被誉为篆书之祖。它记录了秦始皇统一前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2013年,它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国文物之一。 📜 历史变迁: 唐太宗贞观元年,石鼓被发现。 安史之乱期间,唐肃宗在凤翔郡雍城避难时,将石鼓运至宫中观赏。因叛军进逼,石鼓被埋在荒野。 唐宪宗元和...
岁月流转,陈仓石鼓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在大唐盛世,它们被尊为皇家珍宝,金碧辉煌,熠熠生辉。每当朝廷举行盛大典礼时,这些石鼓都会作为重要的礼器亮相,彰显帝国的威严与荣耀。及至宋朝,皇帝们对它们更是宠爱有加,不仅为它们镀上金光,还赋予了它们更多的象征意义。然而,历史的巨变如同狂风巨浪,将陈仓石鼓卷入其...
至此,历经数百年沧桑的十面陈仓石鼓终于得以团圆。它们再次被安放在一处妥善之地,得到了应有的珍视与保护。宋徽宗时期,这位极具艺术天赋的皇帝对石鼓的喜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深深地着迷于这些石鼓上神秘而古老的文字,为了表达对石鼓的珍视与喜爱,宋徽宗下令将石鼓上的每一个刻字都精心填注了黄金。这样一...
石鼓(Shi-ku,Stone Drum)又称陈仓石鼓,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大秦帝国的“东方红”。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627年发现于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 石鼓共十只,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十个花岗岩材质的石鼓每个重约一吨,在每个石鼓上面都镌刻 ...
它被称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首,近代以来,康有为更是将其誉为“中华第一古物”。这件备受赞誉的文物,如今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它便是“陈仓石鼓”。石鼓共十个,分别叫做,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分别记录了春秋时代秦国的猎祭活动,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刻石文字。
这宝贝就是陈仓石鼓,大家都听说过暗度陈仓吗?陈仓,这是现在的宝鸡陈仓区。陈仓石鼓长相像鼓,一共10块,上面都刻着石鼓文,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记述了秦王君臣出猎的故事,为中国最古老的石刻文字,距今已有 2500多年历史,成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1300多年前,公元627年,这一年是唐太宗李世民即位...
陈仓石鼓,位列“九大镇国之宝”之一,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石鼓文见证物,历史价值无法估计。今天的我们,可以在故宫看到石鼓,还要“感谢”当年蒋介石的一件无意之举。陈仓石鼓,出土于公元627年的凤翔府陈仓山(今陕西宝鸡石鼓山)。首次被发现的时候,其实为十块碣状花岗岩制品。鼓上刻有718个大篆体文字,分为十首...
在故宫博物院中,有着这样一组珍宝,“乱世隐,盛世出”,多位帝王对它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一千多年来被人反复寻找,司马光的父亲也为它差点丧命,它就是有着“中华第一古物”之称的陈仓石鼓。石鼓的传闻 公元627年,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的北阪,一个放羊老人发现了10面怪异的花岗岩大石。这些...
🏞️ 陈仓石鼓,作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誉为大秦帝国的“东方红”,更是被康有为赞誉为“中华第一古物”。📅 627年,陈仓石鼓在凤翔府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被发现。这十只石鼓高二尺,直径一尺多,形状似鼓,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每个石鼓重约一吨,上面镌刻着大篆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