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诗眼看园林,几痕丹青传遗韵。澎湃新闻获悉,“梓室余韵——陈从周园林书画纪念展”近日在地处上海嘉定的现厂文化创意园“明徹山房”开展,共展出中国园林大师陈从周园林书画作品四十余件。陈从周是我国知名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而其诗文书画的造诣却为治园之名所掩。展览座谈会上,陈从周女儿陈馨说:“父亲的...
1952年,陈从周调入同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与园林历史教学与研究。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中国画属于同源的艺术形式,陈从周深厚的文学功底、精湛的绘画技艺,使他对充满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园林研究领域如鱼得水,一发而不可收,自1956年专著《苏州园林》问世以来,出版著作20余部,可谓著作等身。同时...
陈从周一再强调,造园有法而无式,关键在于人们巧妙地运用其规律。他说明末造园家计成《园冶》一书中提出造园要“巧于因借”,就是“借景”之法,而陈从周所说的园外有园,景外有景,即含此意:“园外有景妙在‘借’,景外有景在于‘时’,花影、树影、云影、水影、风声、水...
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1918年11月27日生。浙江杭州人,中国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著有《说园》等。 《说园》五篇,造园三章 梓翁哲匠,我师从周 ——李振宇 ...
1935年秋,18岁的陈郁文(陈从周原名)从杭州梅登高桥两浙盐务中学入学位于石牌楼(今建国路)的蕙兰中学(即杭州二中,现为东河校区),在这里受到严谨、规范的教会学校教育。在陈从周的求学经历中,蕙兰中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存在。那种平和、友爱、细致、温婉的全人教育,是影响他日后博雅、通达的艺术风格的一个...
陈从周先生是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同济大学教授,今年11月27日是其诞辰100周年纪念日。11月25日,《百年从周——陈从周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揭幕,百余件实物、复制品、照片及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一代园林大师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及其卓著成就。陈从周 擅长文史,兼工诗词与绘画...
陈从周与学生路秉杰1973年6月10日从上海出发,11日抵达济南,至6月15日离济,在济停留4天时间,期间参观、考察了神通寺四门塔、九塔寺、济南博物馆、济南泉区等景点。早在1936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即和妻子林徽音前来济南对四门塔进行了科学勘察,其后梁思成更是将之作为我国建筑史之重要证物收入《中国建筑史》...
陈从周书法 父亲在之江大学求学时,聆教于著名学者,曾任教育部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马彝初(叙伦)授《说文解字》及《论语》《孟子》二课,受益非浅,马师的书法极负盛名,父亲以为:先哲杭人中,论学问自龚自珍后数百年当推马师,龚自珍文章卓绝,以书法一端而论,相距甚远,马师书法秀挺遒劲,书卷气溢于纸上,既得于学问...
澎湃新闻获悉,11月26日上午,纪念陈从周先生诞辰105周年活动暨陈从周纪念馆落成仪式在江苏省如皋市水绘园风景区举行。水绘园作为陈从周先生最后一个传世之作,传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和神韵,成为江海平原上一颗璀璨明珠。落户水绘园的陈从周纪念馆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陈从周先生一生所追求的理想,突出他的求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