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锡熊5篇诗文 >> (1734—1792)江苏上海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二十六年进士。以献赋召试赐内阁中书舍人,累官至左副都御史。与纪昀同负总纂《四库提要》之责,与编《通鉴辑览》、《契丹国志》、《胜朝殉节诸臣录》、《河防纪略》等。晚年留心经济之学,通知古今水利、兵刑、食货等事。有《宝奎堂文集》...
【浦东人文】《四库全.. 陆锡熊(1734 - 1792) ,字健男,号耳山,上海浦东人,与纪昀同为《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当时并驾齐驱,上下颉颃。纪昀专美于后世,陆锡熊则为其盛名所掩。陆锡熊尊经重史,盛推汉学,其
历史知识> 陆锡熊 清江苏上海(治今上海市旧城区)人,字健男,一字耳山。乾隆进士。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乾隆时设馆修《四库全书》,与纪昀同为总裁官,《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作,亦与纪昀总其成。晚年留心经济之学,纵论古今水利、兵刑、食货、农田诸事,溯其因革,审其利弊,了若指掌。著作有《契丹国志》、...
陆锡熊诗集 登录 陆锡熊诗集 《舟中晓发》 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 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 《读史》其一 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牛。 地通鼍窟千寻浪,天入龙门万里流。满眼...
当时正值严冬京城通往关外的道路为冰雪覆盖寒气逼人陆锡熊一心想着能够早日完成校书工作已顾不得自己的病弱之躯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到达盛京却经不住连日的冰雪严寒袭身就此一病不起未及开始校书即于当年3月17日病逝时年59岁 【茸城旧闻】《四库全书》总纂官——陆锡熊 自明清以来,封建文化开始进入集大成时期,盛世皇帝...
陆锡熊(1734~1792),清代学者、诗人。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献赋行在,赐内阁中书,累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锡熊以文学受知于乾隆帝,初奉命编《通鉴辑览》,后与纪昀同为《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书成,又与纪昀同为《四库全书总目》总其成。晚年致力于经济之学,对古今水利、兵刑、...
清陆锡熊双龙捧寿端砚,清陆锡熊双龙捧寿端砚,砚形独特,线条流畅,质地细腻手感幼滑。砚面上方雕刻松树,中间双龙捧寿,圆形砚堂,下方雕刻瑞兽。砚背部刻大字,落款:陆锡熊。砚长43.5厘米,宽17.8厘米,厚2厘米,,端砚,se95445520,端砚,其他端砚,,年代不详,,其他造型,,文
清代陆锡熊博闻强记,资禀绝人,其作品"雅炼俊洁,足为浮廓针巧",他的创作时间从幼学之年直至花甲,持续了近50年 ;如此可观的文学成果却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 小编主要致力于梳理考证陆锡熊生平事迹,研究其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而分析诗学渊源及历史价值。陆锡熊主篆 《 四库全书 》功劳颇高,因此近代学者主要致为...
最近又有许隽超、李嘉瑶点校《陆锡熊集》出版,其《宝奎堂集》《宝奎堂馀集》所收多篇表札文章,颇可令人想见一副“大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起草报告的生动样貌。笔者粗翻数卷,对整理者用心之处有所体会,试为言之。 古籍整理的一般思路是存古求真,自校勘学的“谱系法”引入以来,学者多重视初版初印。古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