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佃读音:lù diàn 陆佃(1042年~1102年),字农师,号陶山,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祖父。著有《陶山集》十四卷,及《埤雅》、《礼象》、《春秋后传》、《鹖冠子注》等,共二百四十二卷,《宋史本传》并传于世。封吴郡开国公,赠太师,追封楚国公。 人物轶事 古时学校很少,求师困难,求名师更为不易。陆佃...
陆佃简介 陆佃,宋熙宁三年(1070)进士,授蔡州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给事中。哲宗时徙知邓州、泰州、海州。徽宗即位,召为礼部侍郎,命修《哲宗实录》。后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副宰相)。家贫苦学,映月读书。过金陵受教于王安石。安石当问新政于佃,佃曰:“法非不善,但恐推行不能如本意。”熙宁三年(...
《埤雅》是宋代陆佃撰写的训诂书,20卷,专门解释名物,以为《尔雅》的补充,所以称为《埤雅》。内容简介 陆佃,字农师,越州山阴人。 北宋神宗时为尚书左丞,著有《尔雅新义》20卷。书中始于释鱼,继之以释兽、释鸟、释虫、释马、释木、释草,最后是释天。陆佃当时以讲说诗义著名,在本书解释名物时,也以引...
历史知识> 陆佃 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农师,号陶山。少勤学,受经于王安石。熙宁进士。由蔡州推官至国子监直讲。元丰时,擢中书舍人。哲宗初,为吏部侍郎。预修《神宗实录》,和范祖禹、黄庭坚议论不合。屡更外任,治狱有声。徽宗即位,预修《哲宗实录》,迁吏部尚书,使辽。归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以主张...
陆佃画像(资料图片)熙宁四年(1071)二月,因改革科举法,朝廷设置京畿等五路学,陆佃被任命为郓州(州治在今山东郓城县)教授。同年十一月,陆佃被召回朝中补任国子监直讲。陆佃在国子监任职时间较长,《宋史·陆佃传》中说,陆佃“在太学七年不徙官”,陆佃也说在太学期间“官冷如冰”。陆佃撰《埤雅》(资...
宋代:陆佃 拼繁原 秋声一夜满长安,密雨疏风次第寒。幽草落花归思乱,寂寥终日倚阑干。 景德寺考试秋日即事四首 其一 宋代:陆佃 拼繁原 朝来爽气雨初乾,乔木阴阴锁昼寒。深院下帘风不动,夕阳幽鸟傍阑干。 咏史 宋代:陆佃 拼繁原 珠履三千两,金椎四十斤。阿谁知狗盗,却解脱田文。
陆佃 〔宋代〕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纠错 豪放 咏史怀古 感伤 圆石 陆佃 〔...
据说“陆佃”的读音是Lù diàn。其中“陆”字是指大陆,而“佃”字则是指农业生产。因此,“陆佃”这个名字的意思便是一个能够稳定生产、为国家大陆做出贡献的农业工作者。虽然这个词语没有固定的文化背景,但是它仍然代表着中国人对于农业劳动者的敬意。除了作为人名之外,“陆佃”这个词语在汉语中也...
(1)“佃为徽宗言不宜穷治,乃下诏申谕,揭之朝堂。谗者用是诋佃,曰:‘佃名在党籍,不欲穷治,正恐自及耳’”,这段话是说“陆佃对徽宗说不应该追究,徽宗就下诏令申告,贴在朝堂上公布。进谗言的人因此诋毁陆佃,说:‘陆佃的名字在党籍中,不想让追究,正是害怕波及到自己罢了’”,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