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丸具有温阳散寒、止痛、强心、抗炎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和作用。 1.温阳散寒 附子丸能够温暖身体,驱散寒气,适用于寒邪侵袭引起的手脚冰冷、腹痛等症状。 2.止痛 附子丸对于寒湿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强心 附子丸能够增强心脏功能,对于心力不足引起的心悸、气短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处方】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茛菪子1两(水淘去浮者,水煮令芽出,候干,即炒令黄黑色),干姜3分(炮裂,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青橘皮3分(汤浸,去瓤,焙干),厚朴2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当归3分(锉,微炒),艾叶3分(微炒),白术3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
【功能主治】治湿痹。阳虚阴盛,一身如从水中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下,日三服。 附子丸--《圣惠》卷九十八 【方剂组成】附子10枚(唯大者,以尖刀子于心中可剜去1半),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硇砂1两(细研),阿魏1两(细研)。 【方剂制法】上将朱砂、硇砂、阿魏相和,重研令匀,纳入附子...
大黄附子丸,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要略》。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主治寒积;症见腹痛便秘,胁下或腰胯偏痛,发热,手足厥逆等病症。临床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和慢性肾衰竭。组成 大黄、炮附子、细辛。用法用量 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或3次;水泛丸,每次6~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老年人及...
名称:附子丸 组成:附子(炮裂,去皮脐),高良姜各一两,甘草(炙,锉)一分 用法:上为末,陈米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主治:濡泻不止,或冷痢无度 出处:《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重要文献摘要 《妇人大全良方》:“神效附子丸:治脾管虚寒,呕吐或翻胃噎噎。用黑附子(重一...
附子理中丸的功效与作用有温中散寒、调理脾胃、止痛止泻、补中益气、祛风除湿等。另外,禁忌有孕妇禁用、哺乳期妇女慎用、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身体虚弱者慎用等。 一、功效与作用 1、温中散寒 附子理中丸中的附子、干姜等成分具有温补作用,能够改善寒凉体质,有效缓解脾胃虚寒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
附子理中丸功效与作用有温中健脾、止痛止泻、调节胃肠功能等。禁忌有大肠湿热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等。 一.功效与作用 1.温中健脾 附子理中丸通过温中散寒、益气健脾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症状。 2.止痛止泻 ...
理中丸再加上扶阳第一药“附子”,功效更加强大,具有温阳散寒,健脾益气,恢复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为什么网上或药店销售员说不能长期服用,其实主要还是担心附子有毒的问题,吃多了怕积累中毒!其实“丸者,缓也!”古人说这个“丸”,丸子的“丸”,口音就和那个缓和的“缓”的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让你的...
薏苡附子丸,本方出自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主治畏寒怕冷、手足僵硬,身麻肢痹。【名 称】薏苡附子丸 【使用方法】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一丸,温黄酒送服。【方 解】本方出自中医经典古籍《金匮要略》,取薏苡仁健脾祛湿、舒筋除痹之功效,配合炮附子回阳救逆、温理逐寒,可温经通络、助阳开痹,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