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义]脏腑外输脊背的气血物质在此构成膀胱经经脉的附属分支。 [名解]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经的气血物质在此形成一条经脉的附属分支。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干热风气。 [运行规律]循膀胱经上输头颈。 [功能作用]运化膀胱经水湿上行天部。
2、配风池穴、后溪穴治颈项强痛。 3、配乳根穴、中府穴、肝俞穴、通里穴等治泌乳异常。 相关论述 1、《针灸甲乙经》:“附分,在第二椎下。” 2、《类经图翼》:“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各三寸。” 3、《会元针灸学》:“诸阳斜屈而为经,足太阳之气独盛,故能上下循环。附...
中医认为附分穴具有舒筋活络,疏风散邪的功效,主治颈项强痛、肘臂麻木、肩背拘紧;颈椎病,颈部肌肉痉挛;肋间神经痛、感冒、肺炎等。 附分穴有清热散风、疏经活络作用,治肩背拘急,肘臂不仁、头项痛不得回顾。 《备急千金要方》:主背痛引头。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肩背拘急,风冷客于腠,颈项强痛,不得回顾...
附分为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附分穴在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为手足太阳经之会。附分穴常用于治疗腰背痛、脊柱侧弯、急性腰扭伤、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同时,它也是临床推拿、刮痧、拔罐等疗法的重要穴位之一。 【腧穴释义】 附分。“附”意为随身携带...
附分,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手、足太陽之會。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布有第一、二胸神經後支的外側皮支、肩胛背神經,頸橫動脈降支及肋間動、靜脈後支的外側支。主治肩背拘緊,頸項強痛,肘臂麻木等。斜刺0.3-0.5寸。艾炷灸3-7壯;或艾條灸5-15分鐘。[穴義]臟腑外...
附分,这一经穴名,源自《针灸甲乙经》。它位于背部,隶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是手足太阳经的交汇之处。附分穴在临床中常被用于治疗腰背痛、脊柱侧弯、急性腰扭伤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同时,它还是推拿、刮痧、拔罐等疗法的重要穴位之一。从名字上解析,“附分”中的“附”字意味着附带、附加,而“分”则指...
附分穴位位置图 附分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附分穴的名词解释 附分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手、足太阳之交会穴。是脏腑外输脊背的气血物质,在此构成膀胱经经脉的附属分支。 附:随带、附带也;分:分开、分出也。
附分穴:主管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 附分穴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常用穴位之一,为手、足太阳经的交会穴。附分穴的相关记载,最早是出自于《针灸甲乙经》。经常刺激附分穴,可以起到舒筋活络,疏风散邪的作用。多用于调理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等病症。附分穴:附,是随带、附带的意思;分...
治疗颈项强痛、肩背拘紧的特效穴位——附分穴!附分穴出自《针灸甲乙经》,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中医认为附分穴具有舒筋活络、疏风散邪的功效,临床当中附分穴主要用于治疗肩背拘急疼痛、颈项强痛等肩背不适病症。附分穴在人体的上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三寸处。取穴时颈背交界处的椎骨高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