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些乌军多属疲兵,但是乌军防守的战力是相当强的,而且依托阿瓦迪夫卡的坚固工事,俄军想要打进来也很困难。尤其是乌军死守时不惜使用预备队,而俄军一般在出现部分损失后持续突破的能力和决心差,所以阿瓦迪夫卡除非大战,否则难以很快拿下。
此外,按照乌军这种不会轻易放弃阵地的打法,保留这样一条距离阿瓦迪夫卡很近的防御战线,也有利于政治上宣示决不放弃阿瓦迪夫卡的态度,这和阿特木斯克丢掉后乌军依然盘踞在克罗莫沃是一个道理。因此,在阿瓦迪夫卡战役结束后,俄军接下来怎么打就很有意思了。大伊万的观点是俄军可以只留下比如一个旅的部队,在阿瓦...
而我们上述提到的这个村镇堡垒群,便是这些乌军新的前卫阵地,它进可以对阿瓦迪夫卡城区造成威胁,退可以作为乌军后方防线的第一道屏障,阻挡俄军西进。而反过来从俄军方面来说,阿瓦迪夫卡城区已然在手,但仗显然不会由此而结束。从长远需求看,俄军需要从阿瓦迪夫卡打出去,兵发红军城。但红军城尚在30多公里外,...
随着阿瓦迪夫卡和马林卡两大筑垒区域被俄军夺取,乌军限制顿涅茨克9年之久的两大筑垒区域已经被全部打破,顿涅茨克市在很大程度上,解除了乌军的炮火威胁,这将让顿涅茨克发挥出更大的、堪比作战基地的作用,也更有利于保卫顿涅茨克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祝贺俄军达成了作战目的,也祝贺顿涅茨克民众,今年应该要比2022年刚开打...
不过乌军撤是撤了,但西尔斯基认为阿瓦迪夫卡之战重创了俄军,其给出的统计数据(2023年10月10日到2024年2月17日)是:消灭俄军47186人、364辆坦克、748辆装甲车、248门火炮、5架飞机,而且还俘虏了95名俄军。特别有意思的是,西尔斯基说乌军被俘只有25人。不了解军事的网友一贯相信乌军的战报数据,但其实这些...
其实,在马林卡被俄军攻占后,与其形成犄角之势的阿瓦迪夫卡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只是,乌克兰方面由于总统和总司令的矛盾尖锐,所以明知阿瓦迪夫卡已经成为“死城”,泽连斯基还是不断驱使乌军投入兵力和技术装备。结果,失去美国人庇护的扎卢日内无法阻止找到英国人做靠山的泽连斯基,只好将乌克兰最后的“战略预备队”投入...
到此时为止,经过了开战后三个波次的攻击,俄军在阿瓦迪夫卡的两翼形成了明显的包围之势。不过乌军在阿城经营多年,各类防御工事极为密集,且常驻2个正规旅、1个领土旅,以及一系列辅助部队,在阿城背后还有红军城这个“大营”,乌军调兵增援相当迅速。以顿涅茨克第1军的实力,不足以完成对阿城整体的围歼作战,两军...
阿瓦迪夫卡,其实是现在整个俄乌战线上最有意思的地方。单从战场态势上讲,这里其实最有利于俄军,因为毕竟通过先期战事达成了三面包围。而在其他的核心点位上,俄军均不具备这种优势。比如库皮扬斯克和红利曼,俄军现在连边儿还没摸到,而且想打过去还只能平推;在塞弗尔斯克,大势上好像也是被“包围”,但其实还差...
而近期的阿瓦迪夫卡战事,我们又看到了一系列乐子,包括但不限于:一:乌军对俄军的战损比高达1:13,如果觉得这个数值还不够刺激,那还可以是1:20,要是还不满意,你自己可以编一个发出去也行,反正别人也是编的;二:乌军亚速第3旅拉过去可以暴打俄军第2集团军、第41集团军外加顿军的7个旅,还能基本歼灭...
阿瓦迪夫卡成乌军绞肉机 在阿瓦迪夫卡市,在俄军猛烈攻势下,几乎所有大楼,不是已经坍塌,就是被俄军打穿楼顶,直穿地下。在这种情况下,守卫城市乌军原本幻想借助经营多年修建的防御工事,与俄军开展巷战,殊不知,俄军压根不吃这一套。两年时间里,乌军防空系统已经被打残,工业能力也基本被消灭,如果不是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