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牙拔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手术之一,指的是由于生长位置异常或受到周围牙齿的压迫,导致牙齿无法正常萌出口腔而需要进行外科拔除的情况。 阻生牙往往会出现牙龈肿胀、疼痛、咀嚼困难等症状。通过X光检查以及口腔内的观察,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出是否存在阻生智齿。此外,CT扫描、MRI等影像学...
阻生牙拔除术方法: 1.麻醉 常规消毒后,作下牙槽神经、颊神经、舌神经阻滞麻醉。 2.切口与显露 在近中邻牙颊侧和远中作切口,切开黏膜、骨膜,并向颊侧和舌侧翻起黏膜骨膜瓣,并显露牙冠最大径。 3.劈冠 应用骨凿置于牙冠颊侧(或舌侧)发育沟,将阻生牙劈成两半或多块,以消除邻牙和牙槽骨的阻力。 4.挺出...
应用骨凿置于牙冠颊侧(或舌侧)发育沟,将阻生牙劈成两半或多块,以消除邻牙和牙槽骨的阻力。 4.挺出 将牙挺挺喙插入劈开线间,先将无阻挡的牙块挺出,然后再分块拔除。 5.清理拔牙创 用刮匙刮净拔牙创内的肉芽组织、碎牙片、碎骨片,让新鲜血块充填。 6.缝合 用丝线作黏膜骨膜瓣的间断缝合,并放置碘仿纱条...
2.术后肿胀反应:术后肿胀反应多在创伤大时,特别是翻瓣术后出现。易发生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出现在前颊部,可能是组织渗出物沿外斜线向前扩散所致。此类肿胀个体差异明显;与翻瓣时的创伤、瓣的切口过低或缝合过紧有关。术后肿胀开始于术后12~24小时,3~5天内逐渐消退。
缝合时,先缝合组织瓣的解剖标志点,如切口的切角和牙龈乳头,这样可以避免缝合时组织瓣移位。缝合完成后用消毒棉卷覆盖拔牙创并嘱患者咬紧加压止血。 术后医嘱:同一般牙拔除术。由于下颌阻生牙拔除损伤较大,术后可适当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
阻生牙拔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全身应用抗感染药物。 2.术后24~48小时后,拔除引流条。 3.术后5~7天拆除缝线。 并发症 1.舌侧骨板折断,应立即手法恢复。偶见牙冠滑入舌侧口底软组织内。 2.颌周或颌下间隙感染,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3.干槽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局部因素为主,结合全身体质和精...
阻生牙拔除术是通过局部麻醉,利用特殊工具将阻生牙从牙槽骨中取出的手术。术后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感染和出血。
下颌阻生第3磨牙常引起局部或全身病症,多需要拔除。1.阻生牙拔除术适应证下颌第3磨牙阻生是口腔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应根据患者的全身、局部和其他疾病的影响作综合考虑:(1)反复引起急性冠周炎发作,而且估计不能正常萌出;(2)患牙或邻牙龋坏,牙槽骨吸收;(3)已形成含牙囊肿;(4)出现颊部皮肤瘘;(5)引起三叉神经痛...
阻生牙拔除术 授课内容 学习要求 什么是阻生牙? 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 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 以后也不可能萌出的牙 阻生牙(impacted tooth) 阻生牙发生好发部位 萌出位置缺乏 骨量不足 牙量不变 阻生牙产生原因 萌出位置缺乏 牙胚形成异常 萌出路径障碍 病变 阻生牙产生原因 阻生牙长轴与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