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格拒是指阴阳双方相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种情况。 阴盛格阳:由于阴气过于强盛,将阳气格拒于外,会出现面红、烦热、口渴等看似热证的表现,但实际上这是真寒假热证。 阳盛格阴:阳气过于强盛,将阴气格拒于内,表现为四肢厥冷等看似寒证的症状,这其实是真热假寒证。 阴阳格拒的出现,...
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殊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壅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复杂的临床现象。 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
阴阳格拒,即指阴阳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阴阳格拒的概念最早见于《周易》。在《周易》中,阴阳被用来解释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阴阳格拒,即是《周易》中阐述的一种对立统一的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阴阳格拒这一概念逐渐被后来的哲学家、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在《道德经》、《庄子》等著作中,都有对阴阳格拒的...
阴阳学说是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哲学解释,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极构成的,这两极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事物的平衡与和谐。阴阳格拒则是指阴阳之间的对立和排斥,体现了事物间的矛盾与冲突。 阴阳格拒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易经》,《易经》中的八卦就是阴阳两极的象征。随着阴阳学说的发展,阴阳...
#跟着韩老师学中医#407 (三)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指在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至极的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的病机变化,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阴阳相互格拒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对立排...
阴阳格拒名词解释如下: 1.阴阳格拒的概念 阴阳格拒是指在人体阴阳平衡的基础上,由于外部因素或内部因素的作用,导致阴阳失衡,从而引发疾病。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功能。一旦阴阳失衡,人体就会产生病变。阴阳格拒名词解释的第一部分就是阐述阴阳格拒的...
阴阳格拒的含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反映了阴阳双方在特定条件下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使得双方无法实现阴阳平衡,从而导致事物的僵化和病变。另一方面,阴阳格拒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阴阳双方失衡时,机体可以通过排斥对方来维护自身的稳定。 在中医理论中,阴阳格拒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中医认为,人体健康与否...
#跟着韩老师学中医#409 (三)阴阳格拒 1 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指阳气极虚,导致阴寒之气偏盛,壅闭于里,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而出现内真寒外假热的病机变化,临床表现为真寒假热证。阳气极虚,寒盛于内是疾病的...
阴阳之间的关系的第六个是阴阳相互格拒,这个在中医来说,是病理进程到了一个比较不好的阶段才会出现,阴和阳已经不再合作,不再互相依存,一方会把另一方排挤出去,这叫做阴阳格拒。 比如,阴不抱阳,当一个人的身体,阴的部分长了很多,阳没有了,能量没有,最极端的例子就是癌症。癌细胞不需要氧气,和正常的细胞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