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遂编之,附而入注。冀将来之君子,不失道旨。 黄帝阴符经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不见,故能照自然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谓之“阴”。执自然之行,无所执也。故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所系,故能契自然之...
《阴符经》全文及注释 该文章已经被 No Regret 、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共三篇,作者无法考证。 下文为清代悟元子刘一明注解。 阴符经三百余字,其言深奥,其理精微,凿开混沌,剖析鸿蒙,演造化之秘,阐性命之幽,为古今来修道第一部真经。唐陆龟...
曰《黄帝阴符经》焉,阴者,内着阴灵之性;符者,外契纯一之真。至真则上通三要之正,其正则下伏九窍之邪。然则死生之理,其机在目。曰不为聋瞽,故得观天之道,神明出焉,是谓执天之行,爰夫经义者,圣功必尽於此矣。 黄帝阴符经注 阴符者,性合纯一之道也。 姑射山太玄子侯善渊注 观天之道, 神变适...
《黄帝阴符经注序》(蜀相诸葛亮撰)所谓 “命”,本质就是 “性”,“性” 与 “命” 相互贯通,所以圣人以天命为尊。使众人愚钝,而彰显圣人的智慧,所以说,天机开启,生命得以延续;地机松弛,生机难以萌发。观察《阴符经》,可知造化之权在人手中,生死之数也由人掌控。因此,圣人将此道藏于心中,借此...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然规律;其次阐明...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也称《黄帝天机经》,总共只有300多字,作者无法考证。 《阴符经》简介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
《阴符经注》,全称《黄帝阴符经注》。宋人研究《阴符经》者,多以兵家、道家之言释解经文,阐述强兵战胜、机变权谋之理,强调天人相生相盗、五贼、三要之旨,或阐述内丹之法,重神仙之说。刘处玄本着全真道倡导三教合一的宗旨,则以“明心见性”、“返朴归真”之说释经,兼述养生修丹术。此书前有金代明昌年...
观自然之道,无所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无所见,故能照自然之性,唯深微而能照,其斯之谓阴。执自然之行,无所执也,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无所系,故能契自然之理,其斯之谓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李筌以阴为暗,以符为合,以此文为序首,何昧之至也?
《阴符经》及注释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天道,即是规律。观天之道,即是了解事物运行的规律。我们每个动物出生伊始,就是逐渐且不间断的了解世界运行的规律。包括时间的运转,空间的变化,环境的影响,自身的生存条件。执天之行,即是按照规律去作为。这是认知与实践的统一,是已知与未知相持的过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