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自然界运动规律有五方面的相互破坏的力量,如果你洞察和领悟宇宙这种关系的规律,以天道为人道的法则,这样的人就能够使它昌盛了。 【延伸】贼:古代解释意思是残害、伤害的意思,这里是指破坏力量。宇宙自然界有这五种伤害关系,《阴符经》中的五贼解释很多,太公批注,为贼命,贼物,贼时,贼功,贼神。说黃帝得...
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修订版) 京东 ¥38.00 去购买 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修订版) 京东 ¥38.00 去购买 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修订版) 京东 ¥38.00 去购买 瞽者善听,聋者善观。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下面一起阅读一下阴符经全文及译文吧! 《黄帝阴符经》作者说是轩辕黄帝,历史上有太公、范蠡、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淳风、李筌、李治、李鉴、李锐、杨晟等都作过注解,《四库全书》中有所收集。《阴符经》应该是一部思想著作,集道家的治国方略,养生之道,兵法战术等。《黄帝阴符经》立义于社会,导向于人生。 《...
《黄帝阴符经》白话译文 原文:“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译文:“只要发现自然之规律,掌握自然之运行,就能尽得其妙了。自然包含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相克,懂得它们才会兴旺。五行相克之气融于心,施行于自然,宇宙就会象在手中...
《黄帝阴符经》共四百余字,分上、中、下三篇,上篇讲天道。中篇讲富国安民,下篇讲兵法战术。 一、原文: 1、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
“ 据说《阴符经》是唐朝著名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登封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根据李筌对本经典的解释著作《黄帝阴符经疏》,可以把它的内容概括为两个部分:首先讲述观察自然界及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天性运行为自然规律,人心则顺应自...
褚遂良《阴符经》抱瓮草堂本,大字墨迹,传为褚遂良书,纸本,楷书96行。传为褚遂良所书的《大字阴符经》尚有小楷和行书两种刻本流传于世,字迹皆很小,难窥庐山面目。此帖大盈寸,末题:“起居郎臣褚遂良奉敕书”。很有可能是唐代学褚书的伪作。即便如此,大字《阴符经》也不失为书法精品。褚遂良《阴符经...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腾蛇实意法 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策生,虑深远则计谋成;神策生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意虑定则心遂安,心遂安则所行不错,神自得矣。得则凝。识气寄,奸邪得而倚之,诈谋得而惑之;言无由心矣。固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待人意率之交 会,听之候...
作品原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创作背景 《黄帝阴符经》传说是轩辕黄帝所写,但实质上不可能,有人说出于先秦。相传是唐朝(618~907年)道士李筌在河南省境内的洛阳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的,此后才传抄流行于世,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李荃对《黄帝阴符经》题名的解释为“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