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为了防止泵的活塞在下行时碰撞固定凡尔罩,而把抽油杆柱适当上提一段距离,把这段距离叫防冲距. 调节防冲距的步骤: (1)停机,将驴头停在接近上、下死点位置(调大停上,调小停下)刹车。 (2)在盘根盒上面卡好方卡子,松刹车,盘动抽油机1-2圈,使悬重落在盘根盒上,摘掉负荷,刹紧刹车。 (3)松开悬绳器上...
其计算公式为:防冲距 = 泵筒长 - 冲程长 + 40cm(当下泵平均深度为1100m时)。此外,也可以通过示功图来确定拔出泵筒的长度,方法是:示功图上死点至突然卸载的位置长度乘以示功仪的减程比。例如,如果示功图上死点至突然卸载的距离是8mm,示功仪的减程比是30:1,那么...
抽油机防冲距,指在油井中应该保留多长的一段液面距离来避免抽油时造成井内冲击,防止因油流速度过大而导致产量减少、油管内壁损伤等问题发生。通常情况下,抽油机防冲距应根据油井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 二、抽油机防冲距的计算方法 抽油机防冲距的计算方法与油井的情况有关,通常需要考虑油井的...
抽油机防冲距是指为防止抽油泵活塞在下死点撞击固定凡尔和上死点时脱出工作筒,杆柱上提的一定距离。具体来说:作用:主要是为了避免抽油杆柱在轴向拉力下伸长后与泵筒底部发生碰撞,从而保护抽油泵和杆柱不受损坏。调整原则:调大防冲距:当发生碰泵现象,即活塞在下死点撞击到固定凡尔或泵筒底部时,需...
怎样确定防冲距?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防冲距小了,会造成下死点碰泵,防冲距大了,使余隙体积增大。确定防冲距的大小,以不碰泵为原则。根据现场经验,泵深小于500米,地面防冲距30厘米即可;泵深500—800米,地面防冲距50厘米即可;泵深800—1000米,地面防冲距70厘米即可。
作业施工的工艺水平会对防冲距值产生作用。油井的含水率高低会改变合理防冲距值。抽油机的冲程和冲次影响着防冲距的确定。井下温度的变化可能导致防冲距值的调整。油井的产能大小与合理防冲距值息息相关。相邻油井的生产情况可作为参考来确定防冲距值。防冲距值的确定要考虑抽油设备的磨损程度。油井的含砂量对合理防冲距...
抽油机防冲距的合适设置需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来说,建议防冲距在30-50米之间。此外,也有观点建议将防冲距设置为油管长度的1.5倍左右。这些建议都是基于油管长度、泵杆冲程、泵杆弹簧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的工作环境和不...
抽油机防冲距是指为防止抽油泵活塞在下死点撞击固定凡尔和上死点时脱出工作筒,而特意将杆柱上提的一段距离。以下是关于抽油机防冲距的详细解释:作用:防止撞击:抽油泵活塞在下行过程中,如果直接撞击到固定凡尔或泵筒底部,可能会造成损坏。防冲距的设置可以避免这种撞击。防止脱出:同时,防冲距也能防止...
防冲距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轻抽油杆受到的冲击;二是保护抽油泵和泵筒免受损坏。当抽油杆在上下往复运动时,由于防冲距的存在,抽油杆在接近泵筒底部时会提前减速,从而降低对泵筒的冲击力度。同时,防冲距还可以为抽油泵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避免泵筒因受到过大冲击而变形或损坏。 四、防冲距...
抽油机防冲距是指为防止抽油泵活塞在下死点撞击固定凡尔和上死点时脱出工作筒,而特意将杆柱上提的一段距离。以下是关于抽油机防冲距的详细解释:主要作用:防止抽油泵活塞在下行过程中因惯性或杆柱伸长等原因撞击到固定凡尔,以及防止活塞在上死点时脱出工作筒,从而保护抽油泵和杆柱不受损坏。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