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校阮若珊,河北省怀安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被授予中校军衔,2001年逝世,享年80岁 - 河南蒋🇨🇳于20241108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4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张家口风云人物之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阮若珊。阮若珊(1921年4月25日-2001年11月18日),女,张家口市怀安县柴沟堡镇人。阮慕韩之女、剧作家黄宗江之妻。就读于家乡小学、北师大第二附小、女附中、贝满女中(现北京第166中学)高中部、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参加了“一二·九”运动、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
阮若珊离过婚,对再婚也很慎重,面对黄宗江火热的追求,她一直保持理性。1956年6月1日,阮若珊的两个女儿过儿童节。黄宗江带着礼物和给阮若珊写的一封上万字的求婚书,来到阮若珊家。求婚书如实讲述了他对阮若珊的爱慕,自己的过往,及未来的生活蓝图。阮若珊被黄宗江的真情打动了,同意嫁给他。1957年1月,黄宗...
阮若珊,1937年初中毕业后,因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她转入贝满女中继续学业,以躲避敌伪学校的统治并从事“民先”地下工作。1938年夏秋,她随组织离开北平,辗转至天津并最终进入晋南抗日根据地,加入八路军129师。在那里,她在太行山抗日军政大学第五期学习,并在1939年10月23日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在抗日...
阮若珊和沂蒙山小调 凌鹰 一 我们都会哼几句《沂蒙山小调》,却未必知道,那曾经像朝霞一样璀璨的战地歌曲,是从一个朝霞一样艳丽娇美抗战女兵指尖上飘出沂蒙山的。 这个当时还不到十八岁的女兵,名叫阮若珊。若干年后,当她再次爬上沂蒙山,走进望海楼脚下临沂费县薛庄镇那个叫上白石屋村的山坳,这里已建了一座纪念...
阮若珊,源自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童年于家乡小学求学。1933年,阮若珊随父母迁徙至北平,次年毕业于北平师大第二附小,得学校推荐,继续在北平师大女附中深造。1935年冬,阮若珊参与北平“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随后在1936年2月加入“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地下党的指引下,她积极投身于抗日斗争。
阮若珊,祖籍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镇。幼年在家乡小学读书。1933年随父母迁居北平,1934年在北平师大第二附小毕业,由学校保送至北平师大女附中读书。1935年冬参加了北平“一二·九”学生救亡运动,1936年2月参加“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为队员,在地下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活动。
阮若珊,大黄宗江三岁,和他一样都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但她在抗战初期就去了延安,后赴山东解放区,是典型的三八式干部。著名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其实就是阮若珊和前夫在行军路上吟唱出来的。 年轻时的阮若珊,脸上挂着憨憨的微笑,这种笑容至老未变。 黄宗江第一眼看见她时,她是带着两个女儿的单身妈妈,前线...
”阮若珊是早期投身红色革命的战士,结婚前曾离异,带着两个女儿。然而,在黄宗江深情万言的情书攻势下,她选择了接受他的爱。1957年,这对同年龄的36岁男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他们的结合为黄宗江带来了内心的安宁。1958年,随着总政创作室的解散,黄宗江转战八一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剧,而阮若珊则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