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故事:青白眼 阮籍不经常说话,却常常用眼睛当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据说,他的母亲去世之後,嵇康的哥哥嵇喜来致哀,但因为嵇喜是在朝为官的人,也就是阮籍眼中的礼法之士,于是他也不管守丧期间应有的礼节,就给嵇喜一个大白眼;后来嵇康带着酒、夹着琴来,...
阮籍本是曹爽的参军,曹爽倒台后,司马氏大肆屠戮,阮籍看破了司马氏想篡夺曹家政权的心思,但他毫无反击之力,无奈之下,为了保住自己和族人的性命,也为了保全对曹氏的忠心,他便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公元255年,司马师在讨伐丘俭、文钦时,因...
阮籍的故事 阮籍作为魏晋时期才名远播的贤士,肯定会有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想要招揽他为自己所用。当时权势滔天的司马昭为了招揽拉拢阮籍,就想出了与阮籍结为亲家的办法。而阮籍并不愿意在司马昭手下做事,于是为了躲避司马昭的那门亲事,他就开始每天拼命喝酒,每天都会喝醉酒,而且还醉酒得非常厉害,甚至有时还会醉到整个...
以下是阮籍最出名的三个故事: 一、青白眼 阮籍性格直率,不拘小节,对于世俗礼法常常抱有一种超脱的态度。据说,他的母亲去世时,嵇康的哥哥嵇喜前来吊丧,阮籍不仅不打招呼,还对他白眼相加。对此,嵇喜相当不悦。之后,嵇康带着酒和琴前来吊丧,阮籍却一改对嵇喜的白眼态度,对嵇康青眼相对。这个故事展现了阮籍对于真正...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三国时期魏国诗人,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三岁丧父,由母亲把他抚养长大。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
阮籍的故事 阮籍是个颇为有名的历史人物,因此历史上流传的关于阮籍的故事有很多,有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关于青白眼的典故,还有阮籍蔑视世俗礼法而发生的故事,更有被世人所熟知的阮籍丧母的故事。 阮籍醉酒避亲的故事出自《晋书》这本史书,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阮籍作为魏晋时期才名远播的贤士,肯定会有很多有权有...
阮籍故事四则,阮籍的小故事 阮籍故事:醉酒避亲 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就想和阮籍结为亲家,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醉,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详见《晋书·...
但七子中有两人却并非死于这场瘟疫,其中孔融以屡次怼曹操而被夷灭三族,阮瑀于瘟疫爆发前的212年病死,阮瑀死时,其子年仅三岁,这就是未来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相传曹操网罗天下英才之时,听说阮瑀的大才,多次派人召见,但阮瑀屡招不应,后来干脆躲进了深山,曹操便命人放火烧山,这才逼出阮瑀,后辅佐曹操征战四方...
其中,魏晋时期的名士阮籍,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闻名遐迩,更因其独特的“青白眼”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本文将为您讲述阮籍青白眼的历史故事,带您领略这位古代文人的风采。 一、阮籍其人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音乐家,与嵇康、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