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老出身于一个中医世家,祖父阮鹤庭是河北省丰南县的名医,父亲在当地经营中药铺,同时给病人看病。在浓厚的中医氛围之下,阮士怡从小就对中医非常感兴趣,也背诵了《汤头歌诀》等一些中医入门书籍,掌握了中医基础知识。阮士怡受新思想的影响,想实事报国,于是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但是看到当时百姓体弱多病,于是转...
这都和他“生活中坚持除湿”有很大关系。104岁阮士怡谈及养生,"人老两个坎,熬过或长寿",6个建议贵在坚持 1、保持心态平衡 2014年7月,阮士怡先生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他2020年去世,享年104岁,是妥妥的老寿星一枚。100岁的时候,他思维敏捷,健步如飞。到全国各地做演讲,声音洪亮,底气十足。谈到养生保健...
国医大师阮士怡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内科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70年,常化裁经方,自创效验方,形成了独特的诊疗风格,尤其对冠心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多数中医学者支持耳鸣为肾虚证,治以补肝肾为主,亦有从肝、胆、脾、心、气血辨治耳鸣者。阮士怡治疗耳鸣,不局限于肾虚,既...
阮士怡(1917年-2022年),河北省丰南县人。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擅长治疗各种心血管疾病,2014年获第二届“国医大师”称号。阮士怡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受家庭影响,自幼喜好医学,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工作,主要从事心血管疾病防治。后来,他拜天津...
104岁国医阮士怡聊养生:血流通畅"身体轻",7个好习惯,重在坚持 习惯一:日常生活一定要规律 阮士怡先生每天早上六点三十分起床,中午三十分,晚上一点半睡觉,每天七个半小时。阮士怡先生很少熬夜,能睡到天亮就睡觉,再工作一个小时。阮士怡先生认为,熬夜是正常现象,但长期熬夜,对精神、容貌、皮肤都会有一定的...
阮士怡,第二届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阮士怡从事中医事业近70年,创建了该院中西医结合学科心血管学科,提出了“心-脾-肾三脏一体”防治心血管病的学术思想,现将其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中西结合 创新心血管病治疗理论阮士怡认为...
活到104岁的阮士怡,1917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丰南县,他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主任医师,也是中医药大学教授和研究生导师,是我国心血管健康领域的专家,于2014年被评选为第二届“国医大师”。阮老无论在平时工作还是日常养生中,都非常注意心血管的畅通,他说只有血管不堵,血液保持畅通,人才可以健康长寿。...
104岁国医阮士怡聊谈养生:无湿"身体轻",5个好习惯,要重在坚持 习惯1:适当运动 朱南孙最喜欢的一个养生方式,就是“运动”。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活动,价值在于劳动。动起来,人生更加精彩。她喜欢走路,逛大街、走小巷;访朋友、去市场,都是她运动的机会。自家附近的公园,在经常能够看见朱南孙的身影,做...
阮士怡(1917—2020),河北省丰南县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天津市中医医院(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天津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资深理事、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