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合林地带,它是由山下常绿阔叶林向山上落叶阔叶林过渡的地带。因此,植被演替方向和演替的序列是介于这两种演替的过渡类型。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往往取决于对植物群落作用的“社会的”和“自然的”两种因素干预,植被本身生态学特性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演替动态和演替方向;或是从森林植被向...
小兴安岭北部红松去杉林小区北接寒温带针叶林区,植被组成中混有一定数量的欧亚针叶林区的成分,如鱼鳞云杉、兴安落叶松等。小兴安岭北部红松云杉林小区的红松阔叶混交林中阔叶树种较少,常见的树种仅有紫椴、青楷子、花楷槭、蒙古栎等。从山麓至山脊广泛分布的兴安落叶松林中,林下灌木层主要是毛榛子。在排水良好的...
在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的过渡地带,或是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的上层区域,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森林植被类型,这就是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这种森林植被类型是由常绿阔叶树种和落叶阔叶树种混合生长构成的。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形成,是由于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较为特殊。一方面,它们靠近亚热带和暖温带的交...
适用于东北中温带山地、主导功能为生态防护兼顾用材生产培育目标的红松、阔叶混交林经营类型。 2)目标林相(或发展类型) 树种结构8人工红松1紫椴1色木槭的人工、天然混交林,目标树10-20株/亩。生长周期80-82年,预计培育目标直径红松﹥60cm、紫椴﹥45cm,主...
阔叶树混交林是常绿阔叶林向亚高山针叶林过渡的一种垂直带森林类型的亚热带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亚热带山地。主要有长苞铁杉(Tsugalongibracteata)和铁杉(T.chinensis)与壳斗科植物混交的森林。亚热带西部山地海拔较高,在海拔2500—3000m之间形成特殊的针阔混交林带,喜马拉雅铁杉(T.dumosa)与阔叶树混交林常常占据主要...
红松是东北的珍贵树种,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是东北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森林类型。1958年,黑龙江省在红松林最集中的小兴安岭南坡,建立了丰林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8400公顷。生长习性 丰林保护区地形平缓,海拔280-683米,为坡状的低山丘陵地 和宽广谷地,丰林河及汤旺河的支流贯穿全区。在寒温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
此外,还有上层混有阔叶树的云杉林或下层为栎类的云杉林。在波罗的海沿岸还有典型的西欧树种,如欧洲紫杉和洋常春藤。在斯堪的纳维亚南部,历史上曾是山毛榉纯林,现被云杉和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代替,在土壤肥沃的地段常为栎树组成的小片纯林。欧亚大陆东缘针阔叶混交林...
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带中,低山地区分布着以红松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而山麓和平原地区则以蒙古栎林为主。红松是一种重要的树种,它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等特性,能够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生长。红松林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该区域还分布着其他多...
阔叶除草剂与农药混打后果及应急处理方法 02月02日 一、混用后果 阔叶除草剂和农药混用会导致生成一些剧毒的化学物质,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由于两种化学物质的成分不同、用量不同,混用后效果难以预测,有可能导致农作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