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陀尊者简介 阐陀尊者,又作车匿、阐那、阐铎迦,意译欲作、应作、乐作、覆藏。尊者乃净饭王之仆役,为佛陀出家时随从之驭马者。释迦太子离家出走时,尊者为其御马,以太子意坚不返、遂持太子剃脱之须发、宝冠、明珠还宫。佛陀入灭后,随阿难学道,而证阿罗汉果。
阐陀尊者并不是上上签或下签的象征。在罗汉解签中,每一尊罗汉都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和启示,而阐陀尊者的签文通常被解读为历经艰辛后终获成功的象征。 阐陀尊者的背景:阐陀尊者原本是净饭王之仆役,为佛陀出家时的驭马者。他虽历经波折,但最终随阿难学道,证得阿罗汉果。 签文的解读:抽到阐陀尊者签的人,往往被...
阐陀尊者,净饭王之仆役,为佛陀出家时之驭马者。初名恶口阐陀。太子离家出走时,尊者为其御马。太子持须发、宝冠、明珠返宫。佛陀征道归域时,阐陀随佛陀出家为比丘。恶口习性不改,犯罪不悔,与诸比丘不和,世人称其恶口阐陀、恶口车匿。佛陀临涅盘,阿难请示如何与恶行比丘相处。佛陀敕令阿难以默摈...
#一日一罗汉# 阐陀尊者,第壹佰玖拾陆尊。又作车匿、阐那、阐铎迦、阐陀迦、阐特、阐怒、羼陀、车那。意译欲作、应作、乐作、覆藏。乃净饭王之仆役,为佛陀出家时随从之驭马者。曾被称为恶口阐陀。 ...
尊者阿难告诉他说:「阐陀学友!我曾经亲自听佛陀教导迦旃延比丘说:『迦旃延!世间一般人,常常颠倒而往两个极端走:不是执着实有,就是执着实无,因此,一旦执取境界,心中就起了执着。迦旃延!如果能够不领受、不取着、不恋住、不起我想,当苦生起或消失时,就能看得清楚,而让它只是生起或消失,不会再延伸出困扰来...
白话《五百罗汉》第195尊:满宿尊者 16 2024-06 白话《五百罗汉》第196尊:阐陀尊者 15 2024-06 白话《五百罗汉》第197尊:月净尊者 12 2024-06 白话《五百罗汉》第198尊:大天尊者 13 2024-06 200白话《五百罗汉》第199尊:净藏尊者 13 2024-06
白话《五百罗汉》第196尊:阐陀尊者 17 2024-04 白话《五百罗汉》第197尊:月净尊者 17 2024-04 白话《五百罗汉》第198尊:大天尊者 20 2024-04 200白话《五百罗汉》第199尊:净藏尊者 20 2024-04 白话《五百罗汉》第200尊:净眼尊者 18 2024-05
尊者法相所现为坦然静坐,右手结印,左手于胸前执如意,长眉浓须,神气清净,面容慈悲祥和。尊者一改口恶,追随阿难,虔心修行,身心宁静。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壹佰玖拾陆尊阐陀尊者,又作车匿、阐那、阐铎迦、阐陀迦、阐特、阐怒、羼陀、车那,意译欲作、应作、乐作、覆藏。
五百罗汉第壹佰玖拾陆尊,阐陀尊者,乃净饭王之仆役,为佛陀出家时随从之驭马者。曾被称为恶口阐陀。又叫做车匿、阐那、阐铎迦等名讳,佛离家出走时,尊者为其御马。以太子意坚不返、遂持太子剃脱之须发,宝冠、明珠还宫。佛陀征道归域时;随佛陀出家为比丘。但恶口之性不改
一位位太古尊者皆抬起头来,望向广成子所处的地方。 一些年纪尚轻的尊者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一些极为古老的尊者却明白,这必定是一位极度强大的外界来客,而且看这架势,大千世界也不是他的终点,至少也是诸天寰宇级别的。 在一片海之中,无数中仙灵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皆在这片海内到处采蜜酿蜜,一个个挥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