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声扬起,声余缭绕,冷月影动,仿佛连万物都在触摸到了禅子内心深处的力量。全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寂静的山寺和失落的钟声,与禅子内心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最后,禅子的心境再次点明了禅宗的奥妙。皎然是一位善于捕捉自然之美、表达思想深度的诗人,他的《闻钟》一诗给人以无限遐思,诗中的各种形象仿佛展示着古寺寒...
“过山闻寺钟”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过山闻寺钟”全诗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宋代 梅尧臣 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作者简介(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
今天,我要带你走进南宋文学家岳珂的《兴唐寺闻钟》,一起感受那穿越千年的钟声与情怀。《兴唐寺闻钟》一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兴唐寺听闻钟声的情景。那“一声烟霭又黄昏”的钟声,不仅唤醒了诗人的沉思,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诗中前两句通过对兴唐寺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关注和对文化的敬仰;后两句...
古诗闻钟·古寺寒山上翻译赏析 《闻钟·古寺寒山上》作者为唐朝诗人诗僧。其古诗全文如下: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永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前言】 《闻钟》是谢皎然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该诗表现了作者听到钟声之后内心泛起的禅意,表达了对钟声的喜欢,仿佛是钟声带来了令人心旷...
“闻钟识寺遥”出自明代本虚让公的《寻竹隐寺》。“闻钟识寺遥”全诗《寻竹隐寺》明代 本虚让公闻钟识寺遥,小径缘云入。日暮冒岚归,秋衣不知湿。《寻竹隐寺》本虚让公 翻译、赏析和诗意《寻竹隐寺》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本虚让公。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寻竹隐...
陆俨少的早期山水作品并不多见,此件《远寺闻钟》创作于1942年,是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郎绍君先生曾概括其早期作品特点有三:一是多竖长幅,多高远或高远兼深远构图,重峦叠嶂,林木茂盛,委婉曲折,不胜繁复之致。这显然出自宋元全景山水,仿其高头大障、气势恢宏。二是多水墨或浅降,淡墨谈色,较少有青绿和...
“闻钟疑寺直”出自宋代赵蕃的《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闻钟疑寺直”全诗《周十三丈约同马三丈入青原山赋诗五首以记行》宋代 赵蕃艇子君先唤,篮舆我复追。闻钟疑寺直,见塔上林移。早起犹思睡,冲寒故宽羸。山游定何得,饭饱细吟诗。作者简介(赵蕃)赵蕃(1143...
孤雁南飞影无踪,夜深人静闻寺钟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郑辉贤国学艺术 惊世界,旧时光,明朝又是今宵作故乡。菊花黄,今宵月色凉,对酒当歌须纵意,醒时方觉泪沾裳。梦觉春风暖,待到明朝花满园,醒后方知惆怅怨婵娟。春风吹醒百花开,千红不须猜,待到明朝有梦入君怀。明朝又是艳阳天,喜看今宵月更...
《次叶师与诸生讲书钟楼寺闻钟作》的作者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是明朝嘉靖年间的文学巨匠与抗倭英雄。他出生于常州青果巷易书堂的一个名门官宦之家,天生聪明并极具个性,年纪轻轻就遍览经书,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嘉靖八年(1529年),唐顺之在会试中一举成名,荣获第一...
“马上闻钟觉寺遥”出自宋代仇远的《早赴东寺行香》。“马上闻钟觉寺遥”全诗 《早赴东寺行香》宋代 仇远 冲风冒雨过南桥,马上闻钟觉寺遥。客发顿惊秋信早,飞蓬落叶两萧萧。《早赴东寺行香》仇远 翻译、赏析和诗意 《早赴东寺行香》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