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思修,又作三慧,即「闻慧、思慧、修慧」,是修学佛法的三大次第,佛法修行的常规流程。闻,谓听闻佛法,包括研读佛典、听讲经说法等,由此可知晓佛法,得“闻慧”。次则由闻而思,思,谓对所闻法思索理解,由此得“思慧”。次则依思慧而修行,由修行证得“修慧”,以修慧断尽烦恼,证得道果。由闻而思,由思而修,...
三慧指闻慧、思慧和修慧。闻慧是依听闻佛经典和大善知识而得来的智慧。思慧是依照听闻来的道理而生的智慧。修慧是依修禅定而生的智慧。闻慧和思慧是修慧之缘。 我们从圣贤那里听闻经论,再思维经论及善知识处所闻经典的义理,然后随顺修习。 声闻乘所得到的成就是闻慧,缘觉所得到的成就是思慧,菩萨所得的成就是...
闻慧包括了思与修,思慧也包括了闻与修,修慧就将三者完全统一起来,用通俗的话讲,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解行一致,就是知行合一。在因中是修慧,在果上就是实相般若。 佛教对法理分析比较详细,把智慧分为三大类,实际上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 所谓“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禅定,就是三昧,三昧者正定...
闻思修是三慧,戒定慧是三学,不能搞错!三学叫做戒定慧,从这个慧开出三个:叫做闻慧、思慧、修慧。三学是戒学、定学、慧学,而慧学开出三个:叫做闻慧、思慧、修慧,叫做闻、思、修。从闻思修,就是你听经闻法能开智慧;你思维正法能开智慧;你有修行也能开智慧,入三摩地。《楞严经》义贯目次解说[合十] 热榜推...
闻思修三慧 首页>佛学大辞典 佛学大辞典 关键字: 摘自:法相辞典 - 朱芾煌 p1264更多:https://www.bmcx.com/ 大毗婆沙论九十五卷四页云:闻所成慧者:谓于文义,如理决择。思所成慧者:谓不净观、持息念、及念住等。修所成慧者:谓暖、顶、忍、世第一法、现观边世俗智、无量、解脱、胜处、遍处等。
堪忍众生之机,苟不以闻思修三慧熏发之,则其佛知见,终不能开矣。或谓德山临济之徒,未闻其以闻思修三慧,使人开佛知见也。若其所用棒如雨点,喝如雷霆,使当机者,于一念不生,未入阴界之地,神而明之而已。若必以三慧熏发之,而当机然后开佛知见者,恐三慧于未入阴界之初,无地可着耳。此乃知其终,而不...
一、中国传统佛教的闻思修三慧 传统佛教的修学体系,有戒定慧三学,这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之有学有修的体系之学。此外,在佛教理论中,还有由闻思修三个部分组成的慧学内容。本文主要讨论闻思修三慧体系,作为文中的主题,试图进行阐发。 佛教以慧学为其特色,并把慧学作为区别其他外道之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故...
三种般若: 现证慧是实相般若,是胜义般若。 修思慧是观照般若。 思闻慧是文字般若(思慧是依文的,也可不依文的)。 闻思修是世俗般若,因为可为胜义般若的因缘,因中说果,也就假名为般若了。修学般若,所以般若经论,为闻思对象,也是必要的资粮了。修学般若的初方便是闻思,所以亲近「善友,及多闻」熏习,是必要而不...
闻思修三慧与十法行之关系 关闭本窗口 闻思修三慧与十法行之关系 修学佛法,不外『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佛法的现证,不是脱空而来的,有方便,有因缘,那就是离不了闻思修三慧。现证慧,由修所成慧进修而 得的。修所成慧,是与定相应的观慧。修也不是盲目的修习,又要由思所成慧,对法义作深刻...
有的人,一味的固执自己的想法,不肯听别人的善言;即使听别人说话,也不经思考,所以结果就很难完美了。佛教对于人性的这个陋习,提出建言,所谓要以“闻思修”,才能进入“三摩地”。闻是闻所成慧,思是思所成慧,修是修所成慧;凡是经过闻思修的阶段,才能到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