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闻一多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闻一多的人物故事 1.人物经历 1930年秋,闻一多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当时的青岛是一个殖民统治影响相当严重的海滨名城,日本人在此气焰嚣张,为非作歹。曾有青岛大学学生在海滩上无端被日本浪人打得遍体鳞伤,日本浪人反把学生送到警察...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新月派代表诗人和学者。 二、学术成就 文学研究:闻一多在文学研究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他早年赴美留学,专攻文学和艺术史,回国后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闻一多的主要事迹 1、闻一多酷爱读书 闻一多酷爱读书,并且读起来就会“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娶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找不到。大家只有分头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而当时的闻一多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得...
闻一多(1899.11.24—1946.7.15)原名闻骅,号友三,生于湖北浠水.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1921年 11...
闻一多先生在学校都市非常刻苦,尤其是对中国的古代诗集方面,闻一多先生研究颇深,也是后来拥有诗人这个身份的重要原因。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闻一多先生奋不顾身的透出学校运动的大潮流中,他将自己手写岳飞的《满江红》铁在清华大学的食堂门口,来表达自己坚持“五四运动”的决心,也一次激励清华的学子来投入到“五四...
闻一多传事迹简短如下:1、闻一多酷爱读书 闻一多酷爱读书,并且读起来就会“成瘾”,一看就“醉”。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娶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找不到。大家只有分头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而当时的闻一多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正看...
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坛巨子,更是一位爱憎分明的民主战士。1946年,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他发表了《最后一次的演讲》,不料当天惨遭特务暗杀,年仅47岁。朱自清曾评价他:“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
闻一多主要事迹 1. 闻一多那为了真理敢于直言的勇气,多厉害啊!就像黑暗中的火把,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当年他在集会上大声疾呼,反对独裁,那场面,真让人热血沸腾!例子:他站在台上,声如洪钟地喊着:“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台下的人们纷纷响应。2. 闻一多对学术的钻研精神,简直太牛了!简直就像一头不...
闻一多目睹“国疆崩丧,积日既久”,有感于神州故土“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 激荡在诗行间的热爱祖国、热盼统一的浓烈情感立即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位姓吴的青年在给编辑部的信中写道:“...
1. 闻一多的读书热情 闻一多酷爱读书,一旦沉浸其中便“成瘾”,阅读之际便“醉心”。在结婚当日,尽管洞房内喜气洋洋,宾客满堂,但他却在书房里,身着旧袍,手中握书,全神贯注至竟忘了自己的婚礼。2. 最后一次演讲 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闻一多毫无惧色,情绪激昂地发表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