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传说是山东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弟子,他和颜回、冉伯牛、仲弓被列为孔门德行科的优秀生。孔子曾说:“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论语》中还收入孔子这样...
闵子骞 闵子骞(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卫国(濮阳)人,孔子著名弟子。孔子将其列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中的德行科,“鞭打芦花”传为千古佳话。元《二十四孝图》将闵子骞排位第三,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 闵子骞刚正不阿,尚俭斥奢。鲁国要...
我们先分享一个故事,这个人的名字叫闵损,字子骞,他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也是孔子的弟子。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父亲就给他娶了一位后母,经过几年的时间,后母又生了两个儿子,这位后母呢,就经常在吃穿方面虐待闵子骞,什么都偏向她的两个儿子,小闵损也没有把这些受虐待的事情告诉自己的父亲,小小年纪心理...
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闵氏,名损,字子骞,小孔子十五岁,鲁国人。《论语》中提及五次。他在孔门中以德行和老成持重著称,而尤其以孝行超群闻名于世。据汉代刘向《说苑》记载,闵子骞出身贫寒,母亲早逝,父亲娶了后母,又生了两个孩子。后母偏袒自己的孩子,常常虐待闵子骞,不让他吃饱,指使他不断劳作,冬天给他...
闵子骞(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尊称闵子。鲁国范成人,现在的河南范县。 闵子骞为孔门十哲之一,德行科的代表人物,比孔子小十五岁。他出身贫寒,生母又过早去世。为家境所迫,很小就帮家里做事,经常随父亲驾车外出谋生,过着比较清苦的生活。
闵子(公元前536年一公元前487年),名损(sun),字子骞,据《宿州市志》记载闵子骞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后迁居至(今宿州市埇桥区闵贤集);他师从孔子,学习勤勉,德行与颜渊齐名,为“孔门十哲”之一,一生从事教育事业,以孝贤著称;二千五百多年来,其孝道、孝俭、孝廉、...
24孝之一《闵子骞》闵子骞(前536年—前487年),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以德行和颜回并称,是儒家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孝心和德行被后人广泛传颂,被列入“二十四孝”之中。芦衣顺母。闵损,一年寒冬,闵父携三子乘车外出,损为驭手字子骞,春秋鲁国人,孔门弟子。幼年丧母,...
鱼台访古,湖陵孝贤..世事苍茫已千年,鱼台乡村访三贤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2018年2月5日立春的第二天,笔者怀着真诚虔敬之心,前往闵子骞故里:鱼台县张黄镇大闵村和临近的孔子弟子故里。鱼台“五里三贤”的佳话依然流传不衰。
闵子骞孝贤天下闻名,宿州市的闵祠村,山东费县的闵子庄,鱼台县的大闵村,及济南市的历城,都争相把闵子骞的出生地和墓冢地作为属地,他们各有各的说词,各有各的传说,至今争论不休,没有定论,作为一个工作在济南的人,还是说一下闵子骞在济南的遗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