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金匮要略#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译文】有人问道:“技术高超的医生治病,往往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道:“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蔓延。以...
见心之病,知心传脾,当先泻脾,脾土泻则心火虚,即勿泻之;中工不晓母子,见心之病,不解泻脾,惟治心也。夫心之病,泻用咸,攻用酸收,伐用苦味之药燥之;咸入肾,酸药入肝,苦入心。泻脾则是泻心,脾得泻,则心自虚。此治心泻脾之要妙也。心实则用此法,虚则不在用之。见脾之病,知脾传肺,当先泻肺,...
问曰:寸脉沉大而滑,沉则为实,滑则为气,实气相搏,血气入脏即死,入腑即愈,此为卒厥,何谓也?问道:寸口的脉象沉大而滑,沉脉主血实,滑脉主气实。血实与气实相互搏结,血气病邪入脏,则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病邪入腑,邪有出路,故病轻易愈,预后良好,这叫卒厥病。入脏、入腑应该怎样来区别呢?
(然则上工治)肝虚(之病)则用此(酸甘焦苦之药。按调补助益之妙。)法(若治肝)实(之病)则不在(治肝虚之例可)用之。经曰、(无)虚虚。(无)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余脏。他脏也。实者防其传。先治其未病之脏。虚者补其虚。求本脏之体用。遵经旨...
盖仲景治肝补脾之要,在脾实而不受肝邪,非补脾以伤肾,纵火以刑金之谓。果尔,则是所全者少,而所伤者反多也。且脾得补而肺将自旺,肾受伤必虚及其子,何制金强木之有哉!细按语意,“见肝之病”以下九句,是答上工治未病之辞;“补用酸”三句,乃别出肝...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材料体现的医学主张是A.对症治疗B.针灸治病C.强身健体D.预防疾病 答案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
余脏凖此。 ) 古书是刻在竹简上的,古人惜字如金,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一个字就代表一个意思吧。如果把上文添加上下字,变成下文意思就好理解了。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病不外邪正虚实。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 是邪正统于虚实中也。)夫(上工)治未病者。...
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新编者按:以上编号为本书设,以便日后查阅。) “问曰:上工治未病, 何也?”上工就...
诸位要了解所谓:上工治未病,这个就是张仲景的原意。比如说肝出现问题时, 我们应该先去实脾,这是最基本的法则。就是我们不让肝病继续传入脾脏,也就是把病局限在肝里面,不让它再传经,这是张仲景一个来自内经的观念,就是上工治未病,我们中医的最高阶段就是上工治未病,而西医是治已病。就好像一对夫妻要准备...
(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 也.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人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